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无尽的思念纪念馆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88528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88528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44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为高级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该高级馆为至尊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上折之一折优惠。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张振荣]于2014年 04月 04日创建    馆长:[张振荣]  管理员:[张捷] [张昊阳] [张振荣

【祭文悼词】

我的好表妹优秀祭文推荐

张振荣 于2015-06-10 10:53:13发表

我的好表妹

朱欣然

 

现在,我每次看见小张、看到玉英的遗容,都忍不住泪如雨下。看到小张仿佛就是看到了玉英。看他那悲痛欲绝的模样,我怎么能不伤心呢?玉英这么好的人,他们这么恩恩爱爱的一对夫妻,现在分手了,我舍不得玉英,小张更舍不得玉英,我是百分之百理解的。

玉英是我的好表妹。这个好字是从心里说出来的。母亲在世时,常对我说,长根这些子女,都很厚道,但要数玉英最乖、最懂事,最有情义了。母亲跟我说过几件事,有的我都亲身感受过。

替父亲扫街的事我记忆最清楚。那是上个世纪的19621963间,父亲因为是地主成分,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后来由居民会安排了一份清洁工的差使,工作任务是一天到晚扫街,收入很低,也很艰苦,一年四季,寒冬腊月,都是不能缺席的。当时镇上干这份行当的,大多是和我父亲差不多政治条件很差的人。那时我家住在马家港6号,玉英家在南小兜,每天上街都要经过我家门口。我家有什么动静娘舅一家都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常有生病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父亲也最担心了。但是每次父亲身体不好了,玉英就会很快到我家拿去父亲扫地的工具,二话没说去帮父亲扫街。这种事情,我父亲母亲从来没有向娘舅舅妈提出过要求,都是玉英主动去做的,而且做了像没事一样,把工具放了,要么在我家白相一歇,帮我们劈劈柴什么的,要么立马就急匆匆地赶回家。因为我比玉英大3岁,算得出来那时她还只有十三四岁。我们全家当然都很感激。母亲常说我年纪活在狗身上,懒惰,做姐姐的那里及得来妹妹?玉英那时还没有工作,年纪还这么小,却已经十分懂事了。当时还讲阶级斗争,替父亲扫街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玉英都懂,但在这个问题上她就是表现得毫不在乎。

玉英懂事,还表现在其它事情上。桩桩件件,她都要比同年龄甚至比她大上好几岁的人懂事。我读过宝宝的那篇怀念文章,他讲了自己十一岁那年因为家里穷,母亲没有办法去上海当保姆。这些事我母亲最清楚。当时娘舅家确实很困难,这是事实。但还有一个事实就是舅妈人虽然厚道,但在对待这个家的问题上却是不大负责任的,对子女也是一样。我母亲既常常接济她家,也常常批评甚至训斥她们。舅妈一点也不爱惜自己的子女,总是自顾自的,打孩子总是往死里打,那有家里留下一个11岁、一个5岁、一个2岁三个孩子,自己远走上海的呢?更何况娘舅还要挑铜匠担下乡去,不然一家人怎么生活呀?玉英帮我父亲扫街,既说明她懂事,懂得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她心肠好,她知道我母亲常常帮助他们,也常常护着她们,她有一种报恩的思想。这是最实在、最贴切的解释了。宝宝那篇文章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得一点不错。玉英就是这样一个早当家的穷孩子。你想,母亲不在,哥哥不管,两岁的弟弟全靠她这个5岁的姐姐照顾着,给他吃,哄他睡,陪他睡觉。她有多大能耐啊?

我父亲是1966年高血压中风走的。那年玉英刚进车木社工作。父亲死了玉英根本用不到大人指派,整天一边哭着一边帮着我们料理后事。我记得当时烧豆腐饭及其它用途的木柴都是玉英从车木社拿来的。我母亲是19976月初10走的,是脑溢血,昏迷了足足19天。那时我们人手少,母亲掼倒,全家人手忙脚乱。这时玉英就主动出来做召集人,有条不紊地安排她的姐妹们一起来值班照顾,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母亲死后,玉英每年上坟都要到我母亲的墓前,烧点锡箔,拜拜,尽侄女之礼。她也常常对小张说亲姆的好。前年她病重了,不能去扫墓,就委托小张去烧锡箔去拜。小张跟我说,现在她的这个心愿我以后每年都会去替她完成的。

玉英人也能干,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做一样像一样。宝宝结婚时她家还住在南小兜,那时不像现在这样讲究排场,办酒席了,无非把隔壁邻居家的方桌也借过来,搭搭拢,他家、我家,一共亲眷也没多少人。一桌酒水,买汏烧都是玉英。

玉英平时的热心、大度、懂礼貌、重情义就不用说了。她和我也绝对讲得拢,和她相处总是感觉十分亲密。她做人这么好,一方面是她的本性,另一方面,正像我对小张说的,是“进他门像他人”,受门风的熏陶。因此,我也十分佩服她的眼光。玉英人生得也漂亮,工作后做介绍的人多多,可她就是不答不理,始终没有中意的,直至找到了小张。那时小张家很穷,只是小张书读得多点,有文化。她更看中的是要和她相伴一辈子的那个人的人品。她选对了,我说她有眼光。因为有眼光,玉英这一辈子还是幸福的,唯一的缺憾是她的寿延短了些,那没办法。反正人或迟或早都要走这条路的,说穿了也无所谓。

 

 

 


上一篇 下一篇
项玉英

项玉英

1950-2011
浙江湖州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