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按照计划我又踏上了征程,虽然昨天已经骑了一百多里路,但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假如每天都能得到你的消息,我宁愿付出再多的辛苦,也觉得非常值得。
那时候的公共交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也曾经陪着老妈坐车去过姐姐家,那还是姐姐结婚没有多久时候的事;记得先要坐车到顺义县城,然后再搭去往小汤山的长途车,从那里最终转往去沙河的车,一路上要倒两次车,耗时多半天,颇费周折。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虽然还是沿着这条路线,但每次去往姐姐家,我都是骑着自行车。那些年里,那条线路是我最熟悉的一条道路,沿途所有的风景都尽收眼底。
那时候的顺平路两侧都是高大的白杨树,而出了顺义进入昌平县界之后,马路两侧便都换成了树枝倒挂的垂杨柳,我还曾深深的羡慕过那些杨柳的婀娜多姿。
记得有一年暑假,在经过那条满是柳荫的道路时,赫然发现马路地面上到处都是从树上掉下的洋辣子。那是一种浑身长满了白色或青色毛毛的虫子,从小我就深知它的厉害;一旦皮肤接触到那些毛毛,瞬间就会肿起一串的红包,通常要疼痒好几天,让人苦不堪言。当时看着那些毛茸茸的虫子,吓得我不禁毛骨悚然,一路上尽量缩着脖子,以最快的速度逃之夭夭。
当我那天出了县城西关,骑上通往小汤山那条路之后不久,对面一个感觉十分熟悉的身影,映入了眼帘。那个佝偻着身体,正从对面而来的骑着人,正是我昨天想见而没有见到的二明。
只见他上身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制服棉袄,脖子几乎全部缩进了衣领,手上戴着毛线手套。寒冷的天气里,他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扶着车把,摇摇晃晃地骑着车,样子十分可笑。
估计他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与我不期而遇,眼见到了眼前,依然没有发现我正在盯着他。我放慢车速,不禁笑着跟他打着招呼:“嘿!那俩大眼珠子瞧什么呢?”
“哎呦!”二明猛然抬头,连忙停了下来。
“想什么呢?到跟前儿了还没看见?”我推着车到了他跟前,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开起了玩笑。
“没看见是你,你这是干吗去?”也许是因为他天生就是这样,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他的笑容和过去一样有些僵硬。
“我去我姐姐家,昨天我去找你了,你没在家。”
“我去我姐家了,这不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