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大概其的意思我还是听明白了;知道全县当时只有这一所重点高中,所有在校学生都消尖了脑袋想进来,各班的人数可想而知绝对少不了。
当那位老师说各项工作学校都已经安排好了,不可能再更改的时候,他倒也十分痛快地对我说道:“那中吧,你跟我来吧!”临出门之前,又对领着我来的那位老师打起哈哈:“这段日子揍啥捏?没事儿也不下来瞅瞅我们,来了就没好事儿!瞅你给揽的差事,往后好事想着我点儿!可别再插人啦!”一边说一边走向门口,头也不回地带着我,大步流星地走向教室。
这位性格无比豪放的老师就是我在平谷中学的新班主任,高二(二)班的班主任。不知道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水浒》,对里面的英雄豪杰情有独钟的缘故,还是天性使然;对这种性格豪爽、心直口快的人一直都怀有好感,而且不分男女。
别看班主任有些不修边幅,行为粗犷,但却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也许这才是他能当上班主任的最根本原因。他对班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很好,对我也是一样,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外乡人。他也从来没有问过我为什么要转学,或许这也是当初学校特意安排我到他们班的缘故,因为当时确实有的班比二班的人还要少。
在我们高中毕业二十年后的2005年,我们平中85届二班同学聚会时请到了已经退休的班主任。他依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脸上的皱纹增加了不少;我当时故意站在他面前让他猜是谁,他琢磨了好一会最终没有认出来。等知道我是谁之后,依然是当年那副口无遮拦的老样子,近乎有些咆哮的惊诧道:“妈呀!是你呀!顺义的么!我豆知道邱玉海当年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儿!现在咋成这样儿了捏?”连连感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
那天上午,当班主任把我领到二班的时候,正好到了课间休息时间,他把教室外的同学们都召集到屋里,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又嘱咐班长及其他班干部先安顿好我在学校的各项生活问题,简单明了的交代完之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平谷中学是所全高中学校,没有初中部,所以在校学生并不算多,每期六个班,才三百人左右,全校学生当时还不到一千人。与我们学校不一样的是,这里当时没有普通班,大多数都是通过正常招生考进来的学生,像我这种靠关系进来的借读生虽然也大有人在,但都散布在各个班级里,因此并不惹人耳目。
我最先熟悉的人并不是本班的同学,而是在食堂里一个餐桌上吃饭的饭友。那时候学校按照各班住宿生的多少分配餐桌,十个人一桌,每个人配一个方凳,富裕下来的就和其他班级合并,等满员了再增添下一桌。像我这种半路才进来的学生,只能在最后一桌;虽然只有三个人,倒也落个吃喝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