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怀念我的冬实-永远的小艺子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40656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40656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3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为高级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该馆已绑定云墓碑 - 族谱录新型电子墓志铭展现平台,手机扫码即可全方位了解逝者生平。该高级馆为至尊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上折之一折优惠。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邱玉海]于2012年 06月 11日创建    馆长:[邱玉海]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一纸春秋(心泉)-情为何物(四)

邱玉海 于2013-10-16 00:15:17发表

 

 

    当时学校食堂的饭厅很大,几十张圆形餐桌几乎摆满了大厅内的所有地方,放眼望去,蔚为壮观;我们的餐桌在饭厅东北最偏僻的一个角落。有意思的是每张餐桌都要自选一名桌长,除了安排本桌的日常值日外,还要负责按月收取每个人的餐费。
    餐桌的值日一般是大家轮流做,内容主要是负责一日三餐的领餐和饭后的餐具上交。公共餐具也很简单,就是两个那种洗衣服用的大铝盆;一盆主要是装主食,另外一盆早饭装的是粥,中午和晚上装的是菜。饭后把本桌的卫生清理干净后,再把方凳倒扣在餐桌上,以便食堂的工作人员打扫地面卫生。
    我们餐桌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也遵守着同样的规矩和程序。除了因为有一位同学经常不吃早饭,早上的值日基本都是我负责之外,在其他的用餐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我们三个自愿或主动打扫卫生,丝毫没有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况。
    从在那里吃第一顿早饭起,就知道了这里与我们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市重点的缘故,我们学校的一日三餐从来没有吃过粗粮,主食都是面食或米饭;而这里,早饭几乎千篇一律的窝头和棒子面粥,而且没换过样,但给的量却足够大,像我们三个人分配到的那半盆粥,足够六、七个人食用,更不必说那些十个人一桌的,所以造成当时很大的浪费。
    每天早饭后看到各个餐桌上的残羹剩饭,就让我不禁想起了电影《地道战》里假武工队员在高家庄糟蹋粮食的那幅画面,十分让人心疼;心中不禁暗自感慨:这哪里像是个缺粮的地方啊?
    我之所以还清楚记得三十年前那里的早饭,主要是因为觉得当时的一日三餐中,只有棒子面粥就咸菜算是最合口味,所以记忆深刻,至于午饭和晚饭什么样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也许是学校已经意识到浪费比较严重,这种用餐模式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1984年的上半年,用餐制度开始改革,打破了集体一贯制的大锅饭,实行了饭票制,不再受任何的限制。
    陌生的环境通常需要慢慢适应和磨合,我除了上课之外,默默观察着班里的一切,倾听并分析从他们口中讲出的每一句浓重方言,并没有主动和谁打招呼套近乎。因为我知道,用不了一个星期,我跟他们就会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熟悉起来。
    “你是哪的人啊?”这天,课间休息时,一个近乎有些慢条斯理的声音忽然在我耳边响起。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雷子不知何时坐在眼前的座位上,正侧身打量着我。他既是当时班里第一个主动和我说话的人,也是班中极为少数的几个很少讲当地方方言的人。
    我不卑不亢答道:“顺义!”
    “哦,顺义挺好的。”他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还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文艺

文艺

1966-1986
北京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