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糜氏祠堂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353506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353506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1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糜祖明]于2017年 12月 04日创建    馆长:[糜祖明]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孝敬父母的经济学原理

糜祖明 于2017-12-14 17:26:05发表

 父亲过世后,我有感而发,写了6篇文章,引起黄家寨父老乡亲们的关注,得到了不少赞。我随时在想,写这些文章,并不是标榜我做的多好!而是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城市人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孝敬父母了,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重大命题了,他们把父母抛在一边,去忙自己的事业,却忘记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的祖先,比我们的祖先做得好,祖先又比我们做得好。清朝比民国时期做得好,民国时期又比我们现在做得好。

当然,我不是说子女一定要时时在父母身边,这个不现实,但是关键时候要尽量在。

父亲过世后,母亲身心疲惫,我们决定把她拉到昆明,云南省中医药住院治疗。母亲的病房有四张床,住着一个86岁的老人,两个60多岁的病友和刚好80岁的母亲。在母亲住院的11天里,母亲的另外三个病友,她们的子女没有一个到过病房。60多岁的两个病友,其子女也许不用来,但是86岁的那个老人,其子女11天没有到病房,我简直无法理解。这位老人说,她的儿子带孙女及儿媳妇去广州旅游去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现象,也就是最不正常的现象,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孙子孙女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重要。就是说,如果女儿和奶奶同时掉进滇池,那百分之百的人都先去救女儿,反正奶奶都是快要死的人了。现实生活没有那么极端凑巧,但是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孙女和奶奶孰轻孰重?一定是可以协调的,可以平衡的。我一直坚持的是向父母倾斜,因为父母的时间不多了,而孩子的一生,才刚刚开始,时间长着呢。

在孝敬父母方面,总体上农村比城市做得好,比如黄家寨就做得不错,当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在城市,孝敬父母似乎已经商业化了,有的子女甚至已经把孝敬父母当做开公司,把孝敬父母当做做生意。这是非常可悲的。怎么开公司呢?怎么做生意呢?就是算投入产出,算成本算利润,比如我今年在父母的身上投了多少钱?投入了多少精力?下一年看能够收成多少?有的子女直接不投入,直接看利润,就是天天搜刮父母的钱,这些人有一个名字,叫啃老族。在我们村子,甚至在我们家族,也有这种情况,只是不多,但是非常糟糕,无法接受。城市人天天学习日本的安培经济学,农村人没有学习啊,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也搞不懂。世界上有很多非常牛的经济学家,能够解释很多经济现象,但是对一些经济现象还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更何况孝敬父母这样复杂的事情。那孝敬父母是不是一种经济现象呢?肯定是。但是这种经济现象非常另类,用正常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因为孝敬父母不是开公司,不是做生意。中国古代对孝敬父母的经济学理论是这样的:如果你拿了1万块钱去孝敬父母,那么你在外面赚的钱不会少于10万,可以达到100万,1000万甚至更多,上不封顶。这叫做钱财“明里去,暗里来”。相反,如果你在父母那里搜刮到1万块钱,那你这1万块钱亏掉不说,至少还会亏掉10万块钱,甚至更多。叫做钱财“明里来,暗里去”。大多数人非常相信这个经济学理论,于是他们毫不吝啬,大手大脚拿钱孝敬父母,结果赚的钱比拿给父母的钱多得多。有的人不相信这个,继续搜刮父母的钱,但是总是亏本,即便赚了一些钱,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去处,总是要花钱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钱总会流出去,现在不流以后流。这个实在很奇怪。世界上是不是有一双无形的手?世界上是不是有一双天眼?没有任何人可以解释,但是我必须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这些无形的力量,敬畏这双天眼。当然外国人认为是有的,就是上帝,中国人也是认为有的,就是老天爷。无形的手就是老天爷的手,天眼就是老天爷的眼睛。

有人说,老天爷也会打瞌睡,老天爷醒着的时候,我们对父母好一些。搜刮父母钱的时候,都是老天爷打瞌睡的时候,老天爷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呢?天眼无处不在,何况还有人值班呢?

经济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但是结果大家都可以看见的:就是孝敬父母的家庭,都比较发达,人发,财也发,现在不发,以后也会发,反正总会发。相反,对父母不好的家庭,不可能有多发达,即便现在发,也会衰败。

其实,经济学理论很复杂的,会把人绕晕,很多学经济的人都被绕晕了,何况我们这些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孝敬父母非常简单,不用去学那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只要多陪陪父母,学会拿钱给她们,让拿钱给父母成为一种习惯,拿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拿钱的习惯,这个真的不难,不是一定要你拿多少,一般父母不会有什么要求,老天爷也能够理解,你只能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家刚开始也有人没有这种习惯,我一直鼓励鼓劲。但是,切记,你可以不拿一分钱给父母,千万不要在父母身上搜刮一分钱,子女搜刮父母的钱,方式很多的,我基本上都知道,在这里就不说了。这种事情做不得,如果以前做过,从现在开始,你不能再这样做的,否则你会吃亏的,一定会。你搜刮这些钱干什么呢?留给你的子女吗?如果你的子女能干,有出息,你根本没有必要留给他们一分钱,他们也看不起你的钱,他们自己会去挣,挣更多的钱。如果你的子女不成器,你拿多少钱给他,都没有用,他会给你造掉,就是给你浪费掉,要么赌,要么毒!

无论你生出多少个孩子,这些孩子只有两种,一种孩子是来感恩的,你把他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他就会对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即便对他只是一点点的好,他都会牢记心底,一辈子报答于你,时时关心你,关心你的健康,担心你没有钱用,对这种感恩的孩子,你什么都可以给他。另外一种孩子是来收账的,你差点付出生命,把他生下来,你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东西留给他,有时候你甚至想把心都割给他,把命都交给他,但是他还是认为你做的不够,永远做的不够,永远认为你欠他什么东西,对于这样的孩子,你真的没有必要留一分钱给他,因为你永远满足不了他。你与其把钱,有些可能是从爷爷奶奶那你搜刮的钱留给这样的孩子,还不如把这些钱捐到庙子上去,或者去多修一些路,多做一些好事,这样一直做好事,也许老天爷会慢慢把你这个收账的孩子变成感恩的孩子。不要总是想着父母的钱,不要总是想着搜刮父母,要明白,父母身上的钱或者卡上的钱,最终还是子女的,大多数父母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最终都会留下一笔钱或者一笔财产,多少不等,也是财产。只是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父母可能想把钱留给对他们最好的那一位子女,或者留给最贫穷的那个子女。因为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个个幸福,不希望差距太大。

在丽江,几千年来,都有一个祖母房,祖母房里通常有一个柜子。在我们家乡,也通常有一个祖母房,里面有一个柜子,里面装着祖母认为最值钱的东西。现在这个最值钱的东西可能是祖母的钱包,用熟料袋包无数层,用线捆无数圈,还有可能有银行卡密码。祖母房的钥匙或者柜子的钥匙,祖母是经常放在身边的,即便出远门,也会经常带在身上。如果有一天祖母出门,把祖母房的钥匙和柜子的钥匙都交给你,那恭喜你,你一定是祖母最信得过的子女。如果祖母把这些钥匙拿给自己的儿媳妇,那么这个儿媳妇一定太伟大了,胜过祖母的女儿,当然这样的儿媳妇就更幸运了,肯定也对祖母最好。如果祖母,或者叫父母,出远门时不把钥匙拿给你保管,你不要难过,不要指责父母,不是父母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要反思?为什么?嗯!

有的子女经常会试探父母的银行卡上有多少钱?这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如果你在父母心目中印象不好,更是不能问。我说了,父母年龄越大越小气,你问她的银行卡上的钱有多少?他以为你是在打钱的主意。我就听说我们村子里就有这种情况,子女问老人的私房钱,老人想不通就自杀了。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跟他说,任何人问你卡上有多少钱,你都不要说,包括我。但是我们家肯定还是有人非常关心父亲银行卡上的钱,我对此非常生气。我也从来没有问过父亲银行卡上有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有多少钱。

在孝敬父母方面,还有一种错误的理论,叫做权益和义务对等。我有一个亲戚,改革开放出去打工,都看不起家乡的土地,好多土地都拿去送人,送的越快越好,父母坚决反对,但是拗不过孩子,几亩地最终只留下七八分地,后来高速公路征了他家的地,那些白白得到地的人家,白白得到了几十万的补偿,剩下的七八分地,补偿了10多万。几兄妹在一起开会,如何分钱?儿媳妇说,权益和义务要对等,就是说比如我家四弟兄,照顾父母多的应该多分一些,照顾父母少的就少分一些。这种分法听起来是有道理的,我就反问她一句,我说:意思是如果父母一分钱都不分给你,你就可以不孝敬父母了。她说:是啊。我说:你错了,即便父母一分钱都不分给你,你也要孝敬父母,这是你的义务。孝敬父母是你的义务,分不分钱是父母的权益,不能对等。

我经常说,孝敬父母,就是孝敬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会变成老人,老了以后也需要子女孝敬我们。我们现在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我们老了以后,子女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孝敬我们。说这种是报应可能有点难听,就叫回报吧,你现在如何孝敬父母,以后子女就如何回报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大多数父母外出打工,大量的孩子留在家乡,叫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现在已经长大,已经成人,但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没有伴随他们成长,他们和父母没有感情。其实我要对这些孩子说,父母把你生下来,就是最大的感情,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也是为了你,要多理解父母。我正在写的《小八妹》电影剧本,就是讲这样的事情,争取在今年把它拍出来。

把这篇文章献给黄家寨的父老乡亲,希望大家幸福快乐,如果你父母还在,不要对父母斤斤计较,对父母大气一点,对父母大度一点。这不只是针对孝敬父母,而是针对任何事情。我经常这样要求我的同事,经常这样要求我的家人。比如这次操办父亲的事情,亲兄弟,明算账,但是我要求大家都不要斤斤计较,大气一点,大度一点。这点对大家都有用,你的心胸有多大?你有多大气?有多大度?你的事业就能够做到多大!如果你不够大气,不够大度,斤斤计较,你的事业能够做大吗?绝对不可能!我一直在反思,我的事业做不大,就是不够大气,不够大度,所以只能做点小本生意,还好我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记住:父母没有对错,错的也是对的。你做到这一点,你们家一定非常和谐,再记住,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上一篇 下一篇
糜崇贵

糜崇贵

1935-2017
云南昭通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