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远方的思念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113347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113347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9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房汉臣]于2015年 05月 03日创建    馆长:[房汉臣]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童梦里的乡村夏夜(一):蟋蟀声声叫

房汉臣 于2016-12-12 22:02:07发表

 

 
   儿时的夏夜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那时的房子是土墙茅草屋,木格子小窗棂。走出房门是大大的场院,场院一面是农田,三面小河环绕。
   儿时乡村的夏夜是静谧的,没有空调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更没有嘈杂的汽车喇叭声,只有青蛙、知了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叫,儿时的我,就是听着这些声音,在飘飘燃着的“蚊烟”里,在妈妈摇着的蒲扇下,在爸爸点燃的蚊烟里,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散文随笔》的几篇散文,勾起对儿时的乡村夏夜、对远在天边的父亲的思念,现略作删节,选摘于此。

         1、蟋蟀声声叫

      在少年的记忆里,蟋蟀的最大功用不是把玩、观赏,而是用作喂鸡养鸭的食物。在过往的岁月里,农村孩子斗蟋蟀,也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是小伙伴们打发闲时的一种娱乐。在当时的农村,假如有大人玩蟋蟀,那会被人指责说是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与游手好闲的水老倌无异。谁家的小伙要是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哪家的姑娘还敢嫁他?
   据说,斗蟋蟀这玩法,始于唐,盛于宋,与斗鸡齐名,历史悠久,也算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了。经过一代一代的演绎、发展,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蟋蟀文化”,而且还被上升到了与钓鱼、养鸟、种花一样的高度,成为人们之间彼此交流、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
   西方人玩斗牛,是人与牛斗智斗勇,虽惊险刺激、残忍血腥,也多有斗牛勇士或是观斗者死伤事例,但人们仍毫无惧怕,置生死于度外,几百年乐此不疲。而我们古人却是操纵着鸡与鸡斗,蟋蟀与蟋蟀斗,并从旁观中获得乐趣和快感。也许这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的这首《夜书所见》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儿童捉蟋蟀的图画。蟋蟀,古称促织,俗称蛐蛐儿。诗中没有写明儿童捉蟋蟀作何用途,是纯粹的好玩,抑或也是如我辈当年一样,捉了用来喂鸡养鸭?不得而知。
   在农村,小伙伴们白天要上学,放学后还要摘菜煮饭、打猪草、带弟妹,只有晚上才难得空闲,有时间去捉蟋蟀。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点,热浪扑面。晚饭之后,我们三五个小伙们,家里条件好的,手持手电,条件差的,则用墨水瓶自制油灯,再腰挎背篓,便往后山进发了。一条山路从杂草灌木丛中穿过。小伙伴们行进在山路上,虽然此时太阳已下山两个小时,也有山风吹拂,但仍让人感觉是置身蒸笼、酷热难耐,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蟋蟀它也怕热啊。晚上八九点光景,大的小的,黑的黄的,公的母的,蟋蟀们纷纷从草丛灌木中跳跃了出来,蜷伏在山路上乘凉呢。蟋蟀们发出的吱吱声不绝于耳,组成一曲夜间大合唱。等后来涨了姿势才知道,蟋蟀在晚上出来集中活动,是因为此时是它们交配的最好时间。蟋蟀们利用这个时间段,完成传宗接代的重大使命。吱吱的叫声,是雄性蟋蟀在吸引异性的关注,视同于对唱山歌,琴瑟和鸣。现在想起来,当年小伙伴们的所作所为,于蟋蟀而言,无异于伤天害理、断子绝孙。
   我们打着手电,提着油灯,蹑手蹑手蹑脚地走近它。蟋蟀在手电光的照射下,一动不动的,象是在休息,又象是在等待。我们俯下身去,手拧着蟋蟀的小小身体,打开腰间篓子上的竹篾盖,轻抖手腕,蟋蟀便顺势跃入篓中,再封上篾盖,如此反复,直到满载而归。捉拿过程中,蟋蟀屁股后面的那根尖尖的刺儿,也时常让小伙伴们心生畏惧,虽然无毒,刺中了也会让小手指疼上好一阵子呢。蟋蟀是鸡鸭的美味佳肴。鸡鸭吃它,如同现在城里人们好吃野味一般,可以丰富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以便早日卖到墟场集市,换回钱币,补贴家用。当年杂交水稻尚未大面积推广种植,人都缺米少粮,哪还有剩余来喂鸡养鸭呢。于是利用夏天晚上时间,去捕捉蟋蟀就成了小伙伴的必修功课。小伙伴们也乐于此事,不厌其烦,既可把捉蟋蟀当作结伴玩耍的大好时机,又能为鸡鸭解决温饱问题,还能减轻家里人禽争粮压力,一举多得,何乐不为?至今回想起来,年少时乡村夏夜捉蟋蟀的场景,虽然没有斗蟋蟀肆意疯狂的快感,但那种劳动的成就感溢满少年心间,这种快乐,回味悠远,经久难忘!

上一篇 下一篇
丁容珍

丁容珍

1924-2018
江苏省南通
房金民

房金民

1924-2014
江苏省南通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