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香翰屏將軍紀念館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600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600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2314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四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七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张永剑]于2009年 04月 01日创建    馆长:[张永剑]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半個書生半個兵

张永剑 于2010-12-08 10:46:17发表

 

半個書生半個兵       

◎吳懷楚◎美國丹佛市

 

----記香翰屏將軍 ( 1890 ----1978 )  

香翰屏將軍,別名桂禎,號墨林。生於公元一八九零年二月,為廣西省合浦縣人。香翰屏將軍的先祖本姓查,南宋末葉時期,原居於山東齊地,誥封光祿大夫,官號鈐轄,專責掌管帝印。在元寇入侵中原時,曾英勇率軍南征北討,抵禦外侮,直至信國公文天祥及張世傑不幸失敗。陸秀夫抱帝懷璽投河。他的先祖則負傷率眾輾轉逃到廣東東莞橫瀝鎮之村頭鄉茶山,從此落戶該處務農勤耕,開枝散葉。待傳至第十一世時,子孫部份開始分居兩廣各地。至於他的族人為何會從茶姓改為香姓。那是因為當時他的先祖為了躲避元軍追殺,故將查字底部一劃移至上頂而成香姓,這個字改除了避患之外,還有一個用意是取有後來居上含義。當時的元將復師就曾就此事吟下一絕道:

來到茶山不見查    祇見陶洪柳陸家
袁林衛葉初開甲    歐卜彭劉始發芽

香翰屏將軍的父親香浦泉雖然務農,惟亦粗知幾個文字,為人和善,只可惜不幸中年早喪。她的母親陳慧敏,文靜敦厚,十七歲時與香浦泉結婚,育有兩子一女,長子香壽亭,在父親香浦泉撒手塵寰後的第二年,亦相繼因病辭世,直至女兒長大出嫁,陳慧敏就一直與次子(即香翰屏將軍)相依為命,過著孤凄寒苦的生活。

在香氏門第的書墨氣氛及生活的艱辛精神影響下,陶冶了香翰屏將軍一副俠義勇悍而宅心仁厚的性格。天性聰穎曠達的他讀書過目成誦,卓見過人。他的個子雖然不甚高大,但做起事來,能夠當機果斷。就在他十八歲那年,他就曾經成功招集和指揮其鄉村數十名族兄弟,擊退前來圍攻搶劫的數百匪徒。從那時起,香翰屏這三個字就響噹噹名震鄉里。

一九一二年,是孫中山先生成立民國的第二年,是年的香翰屏將軍只有十二歲,在鄉親族人陳銘樞熱心幫助下,到廣州法政學校攻讀,同時也加入了中國國民黨。一九一六年,畢業後的他,就在廣州海防司令部出任文職,而他的這份文職也只擔任到一九一九年。在自我檢討回顧三年成績,’香翰屏將軍感覺到幹文職此份工作在當時的時勢,根本就毫無出路可言,因之才毅然轉入了廣東護國軍第五軍軍官講武學堂習陸軍。畢業後,任陽江護國軍下級軍官,後被陳濟堂看中,加以提拔重用。自是香翰屏將軍與陳濟堂的密切關係就由此開始,而自是也展開了他三十年半個書生半個兵的戎馬生涯。

一九二六年夏七月,香翰屏將軍隨陳濟堂部進駐欽廉靈防四屬。同年秋冬,參加第二次東征和南討戰役,打敗陳烱明殘部。在一九二九年底至一九三零年初,又參加了第二次粵桂戰爭,一九三一年早春時節,奉陳濟堂命到廣西與李宗仁、白崇禧講和修好(註),願粵軍回廣東,聯合反蔣介石。

一九三二年春至一九三三年初夏,香翰屏將軍被委任為廣東中正綏靖委員和出任第二路縱隊司令。在他留守惠州直至大軍奉命他調時,喜歡作詩的他,在那殷殷辭別時刻,就留下了《別惠州》七律一首:
                     
破敵收京負夙期    撫綏每歎德支離
盟軍唯指東江水    題壁難賡五別詩
自笑英雄同狗彘    可無身手缚蝦夷
繁燈清灑湖亭夜    獨為災黎繫去思
  
香翰屏將軍他的戎馬從政一生聲望,是以陳濟堂統治廣東中、後時期達到最高峰。在兩廣事變後的一九三六年夏天,陳濟堂下野,香翰屏將軍除了接掌廣東整個軍權外,同時更於是年的十月秋被國民政府授予中將,後又加上將軍銜。

香翰屏將軍一生雖然戎馬馳騁於疆場,惟仍不忘吟詠,他的蹤跡所到之處,幾乎都有留下詩作。且看他在一九三六年率領廣東高級將領北上,向各省宣示歸附中央時所吟的《感懷》:

托命兵間味苦辛    瘢痕點點宛如真
生當海立山崩世    鍛就千錘百鍊身
匹馬曾窺新壁壘    三邊終老舊征塵
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是前頭浪裡人
 
那個時候的中國,總算是軍閥割據局面宣告結束,惟不幸的是,接踵而來的就是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的漫長八年抗戰。香翰屏將軍專誠回鄉為家鄉子弟參軍壯行色,就以《為合浦健兒請纓殺敵壯行》而作了兩首七絕如下:

(其 一)

 三廉英傑數劉馮    保衛家邦建偉功
 桑樣奇男欣董武    此行端不愧英雄
 
 (其 二)
  
 請纓殺敵保鄉邦    衛國干城器難量
 杯酒壯行歌易水    矚望豈止是廉陽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香翰屏將軍出任第三戰區中央軍第九集團軍代總司令,奉中央命率部參加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淞滬會戰和徐州大會戰。在他率部抵達代縣雁門關時,他就寫了《題代縣雁門關》一副聯詞:
  
守險說一丸泥封關,由漢而晉而唐而宋而明,
關二千年割據興亡,獨此山無恙。
        
登高看五大洲變局,日亞與歐與澳與非與美,
合九萬里縱橫掃蕩,倘我後有靈。
 
一九四零年,香翰屏將軍的仕途更加扶搖直上。他奉命出任閩粵贛邊區上將總司令,協調三省兵力部署作戰,直至抗日戰爭結束。

一九四五年對日抗戰勝利,香翰屏將軍除了連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還相繼出任廣州行轅副主任和廣州綏靖副主任。

苦難的中華民族就是禍患不斷,抗日戰爭才剛結束,跟著就是國共內戰爆發開始。一九四六年的暑夏中旬,香翰屏將軍因有感於飽嘗戎馬,更不願介入國共內戰,免去中國人打自家中國人之痛,因而自動申請退役,是年的香翰屏將軍正是壯年之期,僅五十六歲。待至三年後的一九四九年春三月,因見國民政府大勢已去,遂舉家移居香港,過其安逸的生活,至於他的感受如何,這個我們可以從他寫於一九六九年以《賃居》為題所寫的詩可以看出:

廿年寄蹤海之隅    繞樹飛鳴日幾回
客膝只求供嘯傲    遁居安事望蓬萊
硯田有水春常活    野圃無花手自栽
造物豈曾私雨露    時來爛漫盡情開
   
算年歲,這時的香翰屏將軍應該是八十高齡。閑時的香翰屏將軍就以詩畫為伴,同時也喜歡練字,他的一手狂草書法飲譽中外。香翰屏將軍於一九七八年夏天辭世,遺作有《香翰屏將軍草書初集》,詩集則不詳。由於香翰屏將軍喜歡從文,因而常與胡適、林語堂、郭沫若、梁實秋等著名作家往來,修得一身好學問。

監於香翰屏將軍他的一生,每個人,尤其是同鄉,甚至到國人,對他的功過都有他們的不同看法。且看下面一位欽廉人士概括將軍一生而寫的一首詩:
  
為人慷慨震威聲    自小心存報國情
軍旅生涯多苦雨    家鄉教育有香名
治兵餘暇臨池樂    伏櫪重驅費筆評
莫為炎涼隨俯仰    聊將柘漿解朝醒
  
張淦侑前輩說得好:「我們不問歷史為誰而生而死,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記住,包括香翰屏在內的欽廉豪傑。」

不錯,這說話我深深領悟和認同,香翰屏將軍是欽廉人氏的模範榜樣,值得學習與驕傲。
   
(註) 欽廉靈防四屬原來屬於廣西,後不知何故被劃歸廣東,待至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又再重新劃歸入廣西省。
 
二零一零年十月廿七日於一笑齋


上一篇 下一篇
香翰屏

香翰屏

1890-1978
廣東合浦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