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潘景郑陶令谐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403879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403879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13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四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七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橡皮龙]于2022年 07月 27日创建    馆长:[橡皮龙]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吴县潘氏后人捐献国之重器大克鼎和大盂鼎赏介

橡皮龙 于2022-12-05 11:43:07发表

 

吴县潘氏后人捐献国之重器大克鼎

和大盂鼎赏介

1951109,清末著名大收藏家潘祖荫的后代,向国家捐献两件西周时期的国之重器———大克鼎和大盂鼎的仪式在沪举行。捐献者潘达于女士原姓丁,18岁嫁到苏州名门潘祖荫家族,她在捐献仪式上说:我是代表潘家捐献的,所以改姓了潘。她把家中所藏文物全部捐献了,自己的丁氏之姓也随之消失了。为了守住潘家百余年来的收藏品,机智地闯过了乱世灾年,最终将这批国宝完好地交给国家。

潘达于的同族堂弟潘景郑(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祖荫侄孙)代表潘达于在会上发言,表示将古鼎捐献国家的心愿。

大盂鼎(见插图1),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有铭文291字(参见插图2),记载了在宗周训诰盂之事。1952年藏于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是中国首批

 

西周大克鼎(见插图3),又称克鼎、膳夫克鼎,中期青铜器,腹内铸铭文290字(参见插图4),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2002118日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大盂鼎、大克鼎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件青铜大圆鼎之二(另一为子龙鼎),三鼎被誉为“圆鼎之尊”。

大盂鼎、大克鼎与现藏台湾的毛公鼎并称晚清海内青铜器三宝

详见“临渊阁”之“古鼎沉浮记:西周时期的国之重器 大克鼎和大盂鼎” https://www.antiquekeeper.ca/?p=94951

 

 


上一篇 下一篇
陶令谐

陶令谐

1905-1987
江苏吴县
潘景郑

潘景郑

1907-2003
江苏吴县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