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行!无所谓!”我说得貌似满不在乎,但心里却十分中肯,也是我一时之间无法确定,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根本不知如何选择。也许是从小家里就比较困难的缘故,我接触过的课外书少得可怜,连小人书也没有几本,像小说类的书籍几乎没有。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闲暇之余总听别人讲一些《三国演义》、《水浒》里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每到那时我根本插不上嘴;这也使得我后来暗下决心,既然买不起,干脆就自己写的原因之一。
提起课外书,不免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那是1976年姐姐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带着我和老妈去北京城里玩了几天,那一年我刚11岁,也是我第一次进北京城。故宫、北海、颐和园等等景区,都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特别是在故宫,那么多的房子,只逛了一半,我便感觉两条腿像注了铅一样,兴致全无,索性坐在门槛上,说什么也不想再往下走了。
然而当路过王府井新华书店的时候,觉得那里比什么美好的景色都吸引着我,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书,把我看花了眼,很长时间都舍不得离开。即使到了现在,每当我见到新华书店几个字,依然倍感亲切,常常引得我想进去看上几眼。
当时,姐姐见我喜欢书,就让我挑选一本;转来转去,我还是选了一本既熟悉也很便宜的书买了回来。等到后来想看书的时候,我非常后悔当时只想为姐姐省点钱而没能多买上几本。
“那好吧,我给你挑吧!不过......” 你说到这,笑容中倏然闪过一丝神秘的目光,十分得意地谈起了条件:“你得把看完后的感想写出来,我要看!”然后用期待的眼光,笑眯眯地看着我。
“行!”我十分爽快的答应。那时刻,不光我们心里沟通得十分轻松和喜悦,连我们之间谈话的距离不知不觉中也挨得很近,过去所有的不愉快都抛到了爪哇国。
沉默了一会,你像想起了什么,下意识地往学校方向扫了一眼,关切地问:“她要问你怎么说?”
“我的自由!我管她哪!”我知道你说的是大萝卜看见我们谈话的事,满不在乎地说。随即我意识到先前遭到误解时所碰到的那些烦恼,马上重视起来:“就说对你解释解释。”
当时也确实没觉得被人看见能怎么样,于公我和女同学单独谈话聊天,并不能说犯了什么大罪;于私我和她确实没有什么关系,根本不必有所顾忌。
那天我们聊得很多,你也告诉了我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其中说五班的女生中有几个小帮派,都想把我拉到她们的阵营里;包括将来怎么把书借给我,我又应该如何把写好的读后感送给你等等一些细节方面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