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下的一代
邱玉海 于2012-10-01 00:15:03发表
小艺子:
今天是国庆节,我们的共和国就要度过63岁的生日。对于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我们来说,常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也是很多年听到的作文里出现最多的一句。
对于出生在大城市的你来说,也许会有比较好的条件;而作为出生在农村、成长在田野里的我来说,那时的各项条件不光提不上好,而且还比较艰苦,到现在还深深印在脑海,不能忘怀。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在本村的小学里上的。那时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我们村虽然只有一百多户人家,也有自己的小学校,只不过只有校长一人是正式教师,是个女老师,家住北京城里,其他人都是民办的,每名老师都要代两个年级的课。
那时候的小学校只有一排房屋,没有院墙,教室和办公室都在那一排里,东西还有着两间小厢房,一般都是放过冬时的煤球和其他教具的,一直到后来学校裁撤时也没有再盖过新房。学校是根据人数安排的教室,基本是两个年级一个教室,分左右两个半边,交叉着上课。对于刚刚学习写字的我来说,坐着用砖头垒砌的土台当桌椅,常常听到的是五年级坐在木桌椅上学习的小学最高知识。
从记事开始,就经常见老妈用纺车纺线,那个时候,不知道纺出来的线到底能干什么用;直到有一天,到别人家里看到了手工织布机后,才算明白。那时几乎都是穿着自己纺的布,虽然粗一点,厚一点,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纯棉。
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心情却是非常快乐的。嗍着晒得像石头一样硬的白薯干儿,兜里揣着玉米饼子,做弹弓、挖胶泥、做木枪、做土笛儿,看见合适的材料就勇敢地拿来,跟用自己家里的一样;拽方宝、推铁圈儿、弹球儿、下河抓鱼、捉长虫,搬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从不觉得累;偷社里的花生、黄瓜、西红柿、茄子,有时连大葱也要拔上几颗,统统丢到洗澡的水坑中,一帮臭小子一齐消灭掉;藏猫猫儿、抽汉奸、滑冰车、打冰出溜儿、啃着水坑里并不卫生的冰块,但从不会跑肚拉稀;打土仗、打泥仗、打水仗、打雪仗,只要是能打的都会玩得乐此不疲;掏鸟儿、打鸟儿、捉蜻蜓、粘鸡鸟儿,往往闹得鸡飞狗跳,真正是做到了猫嫌狗不待见。
玩归玩,做人还是要诚实。那时候的政治运动比较多。批林批孔运动时,由于年龄小,没有我们的任务。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时,我们这拨就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了。写儿歌、写大字报、上广播,也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在一次挑选去县里做交流的前期预备会时,上面来的老师问我:搞了运动后,学校里有什么变化吗?我据实回答:有时还好,有时还是很乱。这位老师反驳道:那不行,要往好了说,要说比以前都有很大进步才行。可想而知,那次我落选了,即使这样,也认为自己并没有错。
虽说艰苦,那个时候,几乎听不到什么怨言,人们的心也很纯净。那时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虽然穷,但是很有骨气。
说了这么多,好像忆苦思甜似的,那个时代就经常搞忆苦思甜,让人们体会新社会是很幸福的,其实那时并没有觉得有多苦,至少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这么认为的,作为我们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天就到这里吧,国庆节快乐。
永远思念你的 M M
2012年10月1日 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