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永远的老校长——朱兆祥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22690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22690号  [左邻] [右舍]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公益馆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韩春岚]于2011年 12月 01日创建    馆长:[韩春岚]  管理员:[胡斌] [朱辰] [王健

【祭文悼词】

沉浮人生风范长存

张小庸 于2012-07-23 21:11:38发表

沉浮人生 风范长存

   二姨夫朱兆祥离开我们已经一个多月了,而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姨夫去世后,我经常翻看他的生平,朱旗妹妹的回忆文章,《宁波大学校刊》为祝贺老人80寿辰的专刊长篇文章(二姨送给我的),宁波大学副校长王礼立在纪念建校20周年活动中宣讲的“首任校长朱兆祥的传奇人生”(二个多小时),以及网上的信息。他传奇的人生吸引着我,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过去我们所不知道或不确切的,特别是他人生中的坎坷遭遇更是鲜为人知。读着这些我常常陷入沉思,将它们串联起来,一位活生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老人,似乎仍在我的生活中。

   2007年春节同二姨二姨夫的合影(也是我们最后一张同他们的合影)

    我虽然出生在东北,但二岁就离开了那里。父亲的亲属不多,爷爷和大爷、姑姑解放前就去世,奶奶和二大爷由于出身不好躲进山里过着极其贫困孤独的生活,直至悲惨离世,我只见过他们一面。因此从记事起,我们始终是和姨舅家居住在北京,也就同他们走得很近。因为我们兄弟多,特别是解放初期经常得到他们的接济,关怀。及至我们长大成人后仍不断地得到他们各方面的关心。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言谈举止,学术成就,教育子女等方面都对我们一家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十分敬重的长辈。

               二姨二姨夫和他们的儿女、外甥们

    我们早就知道二姨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科学家,老人平时话语不多,见到他的时候常常是伏案,各种书刊文件摆放井井有条。家中使用的办公桌只有高中生课桌大小,几十年不变。两位老人与我的书信往来都是翻拆的旧信封,信纸都是两面使用或是废旧纸的背面。二位高龄老人自己单过,完全自理,住房从没有装修过,没有一件现代家具,极其简朴,甚至对自己有些苛刻。那年哈尔滨电视台的两位记者专程来北京采访他们,在小小的书房支开摄像机后就没有余地了。过后记者问我,这么著名的教授怎么住条件这么差的房子,与我们的想象反差太大,单位也不照顾。我说他们在生活上从来没有过多的要求,宁波大学曾经提出过要为他们装修住房,被拒绝。他们实践着只奉献不索取的最高人生准则,非但如此,他们还将宁波老宅动迁费全部奉献给宁波大学,为大学的图书馆捐赠了数百册书籍。

    老人的追悼会肃穆庄重,大幅挽联上书写着:追求革命真理坎坷一生无怨无悔;教书育人献身科学一世风骨长存,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伴随着老人生前喜欢听的钢琴曲,二姨、二姨夫唱的“可爱的家庭”,数百人中,不管是院士,著名学者、教授以及他的学生还是我们众多的亲属都深深地向他鞠躬,默默悲痛地向他告别。他的人格、学识、为人,深深地打动了和他接触过的人,那么多的人泪流满面,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感人至深,是我几十年来参加过的追悼会所很少见过的。

    老人静卧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可谁又能想到,这位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曾经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年呢!?也因此,他离开了力学研究所去教书。在中国科技大学,他开辟了力学研究领地,任力学系副主任(钱学森任主任)几年间开设了11门学科,培养了大批力学人才。19年后,他的错案才得到纠正,当年的中国科学院长两次向他深深地鞠躬道歉。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19年来,每个月存留的党费(包在陈旧的报纸里)交给了组织。我很难想象这19年老人是怎么过来的,每个月存放党费的时候他想的是什么,这只能用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来解释。

    老人沉稳,从不张扬,默默地做着:解放前的地下老党员做了那么多的出色工作;解放后推动了全国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受中科院的派遣,拿着陈毅副总理亲笔信在罗湖桥头迎接归国的钱学森;协助钱学森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伟长、钱三强分别为副所长,他任他们的学术秘书、党支部书记;在老人65岁的时候接受了创办宁波大学的任务,在他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宁波大学取得了国家教委评估优秀的令人瞩目的业绩;

    老人的忍辱负重更是令人惊叹:“反右”期间,他受中科院的指派去做一位重量级的科学家工作,得到了这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结果他却被认定为站错了队伍而被开除党籍。老人也曾受命去北京郊区勘察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的选址。以后又去开创多科力学的研究并开拓和推动了细观力学领域的研究。这绝非常人所能做到的!

    老人的内心有着深沉的爱。他爱自己的国家,解放前他就有过出国的念头,但他目睹当年时局,毅然放弃了出国深造,积极投身到民族的解放事业中;一生中他脑海中经常出现爷爷领着他站在海边等着父亲出海归来的情景;他长途跋涉远赴云南去独生女儿朱旗妹妹那里体验生活,那谆谆教导的往来信件,细细批改的数学习题,关键时期的冷静分析是人生的指点;晚年二姨陪他外出而摔伤,他不断地自责,悲伤,二姨去世后,他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样,看着让人心酸,他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一生为我们晚辈的每一个小家庭做出了榜样;他对自己学生的关爱更是不胜枚举,追悼会上那悲痛的泪水是最好的见证;二姨和他鼓励我撰写家事,不断地给我指点,他们关心楠楠的出国学习,并把自己使用了数十年的法汉大辞典送给她,我们一家都能讲出很多类似的事情……

    一生中,我们不停地接受着数不清的名目繁多的教育,而我从来就没有想到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典范长辈,而且就沐浴在他的大爱和教诲之中。今天老人走了,我才能这样长时间地追寻他的足迹,感叹他的经历,追思老人的恩德,品味老人的人生,虽然晚了,但他高尚的人格会是我们后辈做人的榜样;他对科学事业的态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严谨和孜孜以求;他对人生的态度,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追求和付出……,这是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伴随着莫扎特的“安魂曲”,我长时间地坐在那里,回顾着老人的一生,想着我的爸和娘,想着舅舅、舅妈以及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政治运动,他们建国后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我们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说这些已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了,但这个代价太惨重了,是应该反思的!

    “安魂曲”中的第一句唱词就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我的父母以及舅舅姨们,经历过战争的磨难,历尽了解放后繁多残酷的政治运动的折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

    后记:读着二姨夫的生平,跟着他走,我就越发觉得很难准确地表达对老人的理解,总想写点什么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更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记住,在我们这个大的家族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情地爱着生养他的土地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他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的和平事业;老人学识渊博源自于勤奋和对真理的追求,入大学之前他并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但他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获得四年最高的“中正奖学金”;他的睿智和冷静来自于独立思考,尊重并力行实事求是,而绝不会趋炎附势;他对子女的大爱远远超出了儿女之情,他的子孙成为他们的骄傲、成为我们的榜样,也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卓著成就之一……我们深深地怀念他,他的一生告诉我—要做这样的人!更希望我们的子孙能够秉承老人的遗志,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张小庸2012年元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朱兆祥

朱兆祥

1921-2011
浙江宁波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