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坦荡,谦和低调,善待他人,是父亲一生做人方面的一大特点。父亲在世时,儿女们每当遇到和父亲曾经接触过或同过事的人,他们都会问及父亲的身体状况,也一定会谈及父亲的为人。他们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都会说父亲是个厚道的人,没有架子,好接触,好交往。不仅如此,就是对那些曾经和自己有过过节的人,父亲也能够做到不计前嫌,宽容待之。父亲早年做小学教师时,县委组织部就要调用他,但因当时的小学校长心胸狭窄而被卡不放。父亲后来知道了事情真相,但在成为该校长的直接上司(主管全公社教育)后,父亲并没有对他另眼相待,而是仍然一如既往地尊敬他。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父亲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始终都保持着宽和大度、与人为善的做人品格。众所周知,基层的乡镇党政工作情况比较复杂,特别是作为一个主要领导,一定会面临很多棘手和微妙的事情。比如,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工作就会难以开展。父亲工作过的几个乡镇,都是乡镇长到任在先。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长难免会有想法或怨言,甚至怀着一种敌意而人为设置一些工作上的障碍。但父亲深深懂得,如果靠硬斗搞内耗肯定行不通,其结果必然两败俱伤,对工作也毫无益处,而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才是正道,要以谦和的态度和亲和力去感昭他人,让人心服口服才行。通过事实证明,同事们都知道父亲确实是一个好相处共事的人。后来,几个乡镇的乡镇长都很佩服父亲的为人和谋事策略,不在一起共事后,还彼此成了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其中有个乡镇长性格比较霸道,后几任党委书记的结局都有些难堪。多年后他说了心里话,说他和多个党委书记搭过班子,佩服的只有父亲一个。刚到税务部门工作时,父亲同样遇到一些尴尬之事。当时很多人都为父亲捏了一把汗,主要是担心父亲能否待得下、能否打开工作局面。但父亲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宽阔的胸怀,不计前嫌,主动沟通,最终赢得了班子成员的信任和支持。对待下属,父亲同样抱着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之心怀,从来不过分去求全责备。就是对待一时犯错的下属,父亲更多的是从教育和挽救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给人以出路和机会。在社会上,父亲不管自己在位不在位,不管他人地位高低和贫贱富贵,都能以一颗坦诚的心,广交各界良师益友。在父亲去世后的几天里,来灵堂参加吊唁祭拜的各界各地各层次人士络绎不绝,这就足以说明父亲在待人方面是一个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