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52422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52422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五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六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沈林林]于2013年 03月 19日创建    馆长:[沈林林]  管理员:[沈森森] [沈政逵

【生平介绍】

姓名:沈立民
性别:
民族:
籍贯:德清
别名:介萍
职业:粮食系统职工
生辰: 1926-01-25
出生地点: 德清
忌日:2013-02-12
安葬地点:德清东山陵

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他一生酷爱文学,喜欢吟诗作画,常常以作诗绘画为娱乐,并写得一手好书法. 父亲出生于新市士林东村,系当地的名门望族,由于从小父母双亡,故小学没毕业就缀学了. 1966年期间,父亲在二都粮管所工作,因不能经常回家,所以父亲除了上班,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以作诗绘画为乐趣,他曾与二都云岫寺(已故)的书画家能山法师(镜道人)有很深的交往,常常一起登山观景,吟诗作画.66夏天,父亲与能山法师一起登防风山后曾作诗一首: 崔嵬屹立莫干东,屏障二都气势宏. 蝙蝠洞中寒气冽,龙蛇潭底冷泉通. 虽无肃肃参天柏,却有亭亭不老松. 我叹青山何不幸,此身未长对湖中. 1982年,父亲参加了余不诗社,在那里他结交了很多诗友,经常与诗友互相砌磋,在创作上更是精益求精,1986年父亲陪同当代诗人陈景超游觉海寺又作诗一首: 漫行古刹见殘碑,满目疮痍心底寒. 昔日虽留生花笔,而今更有谁书丹. 磬钟鼓钹何时响,佛像金身难再现. 沦海桑田多迁变,香烟一代竟摧残. 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4月3日(农历二月十九)觉海寺正式宣布开放,新市镇党委书记,镇长,省,市佛协均参加开放典礼并讲话,盛况空前,父亲再次与陈景超游觉海寺后又挥笔作诗: 十年免劫赖文碑,众望所归不足寒 佛协党群亲视事,金匾黄墙待字丹. 金钟玉管留清丽,腊烛檀香添壮观. 赤马红羊成往事,池荷听雨叶无殘. 1991年又为余不诗社十周年的社庆作诗一首: 社建余不已十霜,风骚域外有名扬. 群英堪喜流珠玉,村叟徒嗟迁海桑. 虽说东隅已逝去,不随南郭见凄凉. 扶轮殷盼同仁力,国粹宏扬分外香. 1991年秋天,父亲去北京浏览了长城,古宫以及颐和园等祖国的胜地,而后父亲又作了一首回忆秋去北京的诗: 夙年久仰紫禁城,桂子飘香去燕京. 往返行程六千里,登堤凭眺十三陵. 太和殿接保和殿,天安门对地安门. 游罢长城佛香阁,梦留还叹意未兴. 从此,父亲的创作更勤,他的作品都为近体诗,1992年辑为,1998年12月7日,他的一首诗被评为中国当代诗词精品奖,这是父亲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02年又出版了.十几年来,父亲屡有作品在浙江,安微,陕西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他的诗风率真,平易,波澜不惊,他的书画经常被淮北,安微等地的画廊求购,也常常被各地的书画爱好者用来收藏.新市觉海禅寺金刚殿上的四个大柱子上的对联也是父亲亲笔所题. 诗如其人,几十年来父亲生活虽然清贫,居住条件也十分简陋,但他淡泊自守,不求闻达和名利,一直以诗书画自娱自乐,用他自已的话来说:虽然物质上平乏一些,可每天或书法,或看书读报,或画画,或写诗抒发心中的感触,倒也过得很是平静,有了这份平静和乐趣,我也知足了. 父亲平时待人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父亲去世后,他的生前好友赠联:“精书画谦谦君子、重义情好好先生”。可见父亲平时的为人。 历经风霜的父亲,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显得更为亲切,令人敬佩. 父亲的一生真是: 毕生清贫书为伴; 赋诗作画乐自在; 陋室藏金飘墨香; 翰墨丹青八十载.

【生平介绍】

姓名:姚玉英
性别:
民族:
籍贯:德清
别名:爱珠
职业:皮革厂退休工人
生辰: 1927-08-10
出生地点: 德清
忌日:1999-03-01
安葬地点:德清东山陵

母亲是世界上最慈祥最伟大的母亲,记得文革时期,由于祖上是有田地产业的农产业大户,(就是现在的田地承包大户)所以父母被划成地主剥削阶级,整天被那些造反派头子拉出去游街,批斗,每当我们清晨背着书包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时,总会看到母亲拿着扫帚弯着腰在小心翼翼地打扫街道,而当时年幼无知的我们哪里能体会得到母亲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痛苦呢? 由于父母是“罪人”,我们在同学面前也遭到了不少的欺侮的辱骂,那些红卫兵造反派的后代,常常骂我们是“狗崽子”,我们俩姐妹生性软弱,只能默默地远而避之,而血气方刚的哥哥年岁比我们大又生性刚毅,为不甘遭此辱骂而常常与那些当时被称为"红卫兵小将"打架,结果三天二头被老师批评,老师还把母亲叫到学校,责怪母亲没有教育好子女,每当这个时候,哥哥回家总是要挨母亲的一阵打,打完以后母亲又独自一人偷偷地哭。直到今天自已做了母亲才明白母亲那时为什么要哭,她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 当时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年幻无知的我们非但不能替母亲分担忧愁还时常淘气,反而为母亲增加了种种的麻烦……那些令人心酸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母亲一生受尽了历史给她带来的种种的磨难和痛苦,但是母亲还是用她那坚强的毅力挺过来了,她依然坦然地面对人生,踏踏实实地做人,她从不叫苦从不向困难低头。 母亲有一双勤劳而灵巧的双手,她绣花、纳鞋、做衣服样样精通。母亲不仅有着女人的聪明、勤劳、贤惠、能干,更有着其他女人不具备的坚强、刚毅、正直的一面。

姚玉英

姚玉英

1927-1999
德清
沈立民

沈立民

1926-2013
德清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