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亲爱的父亲刘宝良;母亲朱坤范;儿子永远怀念您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52399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52399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89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刘德军]于2013年 03月 19日创建    馆长:[刘德军]  管理员:暂无

【生平介绍】

姓名:刘宝良
性别:
民族:
籍贯:辽宁沈阳
别名:
职业:农民
生辰: 1929-08-04
出生地点: 辽中县
忌日:2008-08-08
安葬地点:辽中县乌伯牛乡刘家岗村

            追忆我的父亲 一生奔波操劳    我的父亲生于1929年8月初四,那时正是战乱。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侵略东北,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投降,这年间土匪横行,日本人更是欺凌霸世,父亲受尽了欺辱。1944年爷爷不幸去世,当时年仅15岁的父亲便当起了家,同时也挑起了这个照顾老小的重担。虽然日本人投降了,当是好日子还是没有到来,1945年~1949年间土匪依旧横行,而且是国共内战开始了,老百姓受尽了苦头。1948年的时候,父亲正赶上土地改革,家里便又一贫如洗,过上了比以前还要艰苦的生活,同时父亲还被扣上了富农的帽子,后期就一直受着”极左之人”的折磨。父亲几次想到了死,多亏我的母亲再三劝说下才活下来,这是何等的欺辱。1953年一场洪水把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冲走了,想想父亲能把我们养活是多么的艰辛,那时正赶上“三反”“五反”“历史反革命” “右派”“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父亲便每天遭受着“非人”的折磨,批斗、游街、最苦最累的活让地主、富农去干,同时又赶上了57年~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家里便是吃不饱、穿不暖。父亲上有70多岁的老母,下有5个子女,一家8口全靠的是父亲起早贪黑艰难的度日。于是父亲决定去黑龙江省讷河县长发乡丰收大队逃生,带点干粮给儿女们吃,而自己到地里啃甜菜,背井离乡。那时的父亲只有31岁,便已经受尽了人间的最困难,最苦的事情。    父亲是一个孝子,他把我年迈的奶奶背到了黑龙江,可是由于奶奶体弱多病,不幸去世。我明白父亲没有让奶奶吃好喝好住好穿好是何等的心酸。61年刘少奇同志提倡“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我们彷佛看到了一片曙光,父亲从黑龙江再次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靠父亲的辛勤劳动我们终于过上了几年太平日子,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父亲又受到了“四人帮”的迫害,批斗、游街又开始了。父亲干的是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吃的是苞米饽饽。父亲每天早上4:00起床,侍弄小园。我记得那一年起了三千多斤土豆,每斤卖了三角钱,一共卖了900多元,900多元在当时相当于三个教师1年的工资,父亲用辛勤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父亲一天几乎没有休息过,早上忙到中午,中午又怕土豆烂就清理土豆上的泥土,一天天为了我们忙碌着。父亲同时也每天去干更累的活——修大坝,可是即使父亲每天这样累还得受批斗。到了1972年当时44岁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打光棍领着我们再次去了黑龙江省讷河县通南乡康宁大队安家落户,又一次的背井离乡可是和上次意义不同,父亲这次靠自己的双手不停劳动终于为5个儿子娶上了媳妇,刘家后继有人了,父亲是何等高兴。到了1978年邓小平上台,这时终于取消了成份论,还给了我们自由,我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感谢邓小平他老人家的英明决定。    1984年55岁的父亲由于思乡心切,于是父母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刘家岗。父亲回来后又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三间大瓦房。父亲还是一样自己自力更生,从不求别人什么,那些年也没向儿女要过一分钱,直至2003年75岁的他才不下地干活。父亲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错花一分钱,攒下了45000元和房产,看到这些财产父亲都没有享受到,儿女们的心都碎了,有一首歌写的好“做您的儿女没有做够,央求您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父亲于2008年8月8日晚10点25分去世,享年80岁。父亲一生的磨难相当于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刚要享福您就抛下我们去了,我们儿女还没有尽完您的养育之恩,因此我央求您,下辈子还要做我的父亲。    父亲永别了,儿女再也见不到您了,一晃父亲离开我们一百天了,但您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儿女心中父亲一路走好,永别了父亲,父亲你可以放心了,你的愿望也基本实现了,您不希望放鞭炮我们没放,您不让唱二人转和流行歌曲,我们没唱,我们送您风光走,我们没收一分钱礼,父亲儿女们都很想您,希望父亲保佑我们,永别了父亲,儿女们希望您一路走好。

【生平介绍】

姓名:朱坤范
性别:
民族:
籍贯:辽宁沈阳
别名:
职业:农民
生辰: 1927-08-17
出生地点: 辽中县乌伯牛乡刘家岗村
忌日:2013-01-19
安葬地点:辽中县乌伯牛乡刘家岗村

伟大的母亲 - 追忆我的母亲大人 我的母亲生于1927年8月17日当时正是民国时期,土匪横行,1931年5岁的母亲又赶上九一八事变,受尽了亡国奴的欺辱,1940年14岁的母亲又赶上我的姥爷去世,一年后姥姥也相继去世。这是何等的打击。母亲跟舅舅们相依为命,16岁的母亲不得不嫁给我的父亲,当时的父亲年仅14岁,母亲18岁时我的爷爷去世,18岁的母亲和16岁的父亲挑起了上有小下有老的重担,生活是何等的艰辛,这个时期日本横行土匪仓绝,受尽欺辱,盼到日本人投降,想过上好日子,国共内战又开始了,在这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的年代,能过上太平日子么?到了1948年解放了东北。又赶上了土地改革,又把我们家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子给分了,我们家又一贫如洗还给我们家扣上了富农的帽子,我们家受尽了极左之人的欺辱,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等到1949年全国解放了想过上几天好日子,又赶上“三反”“五反”“历史反革命”“右派”等运动,每次运动我的父亲都遭到极左之人的迫害,幸运的是我的母亲起早贪黑给老乡们做衣服,白天上地干活还得搂柴禾。晚上还的给老乡们做衣服,交下了不少人,父亲才免遭更大的欺辱,当时有多少地主富农不堪欺辱投河上吊的。我的五姑爷就是例子,父亲不想活了母亲劝我的父亲,父亲才活下来。我的母亲是多么平凡而伟大。1957年的一场洪水把辛辛苦苦劳动的果实冲走,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中国还得还前苏联的外债,老百姓有很多都饿死了,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维持这个家,身上全肿了。吃的是糠菜,母亲很孝敬我的奶奶,为了让奶奶吃好和孩子们少挨饿,母亲自己挨饿,我的父亲一看如果不去北大荒,我的母亲就要饿死,毅然决然去了北大荒,这时是1960年父母领着我们去了北大荒,父母舍不得吃自己到地里啃甜菜,到了冬天父亲把我的奶奶背到北大荒,母亲一边劳动一边侍候我的奶奶和家,母亲有的给家人做衣服,你想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这是何等的艰难。可想而知。1961年刘少奇搞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政策使我们家又看到了曙光,我们又回到了故乡刘家岗,过上几年好日子,但好景不长,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父亲遭到极左之人的迫害。批斗,母亲的心都碎了,又过上了非人的生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父亲经常去修大坝等脏活累活还得批斗不在家,全靠 母亲的辛勤劳动维持这个家,做鞋棉袄棉裤,你想当时物资缺乏没有东西做,还得做是多么 不容易,到了1971年为了五个儿子能娶上媳妇有一次背井离乡去了北大荒,母亲由于长期给老乡做衣服,患了肾炎病等疾病,又靠父母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几年太平日子,1978年邓小平上台取消成分论我们总算和其他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到了1982年几个儿子全娶上了媳妇成了家看到刘家后继有人了父母掉下了喜悦的眼泪,父母心里特别高兴,1984年父母由于思乡心切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刘家岗,父母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又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过上了太平日子,直至2003年父母才不下地干活,好景不长,2006年母亲患上了脑血栓,由于母亲积德,因此没留下后遗症,2008年8月8日晚10时25分父亲患脑出血突然去世晴天霹雳与母亲相依为命66年的父亲与世长辞了,这对母亲是多大的打击。母亲于2013年2月25日早4点58分与世长辞,享年87岁。母亲一生的磨难相当于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刚要享福您就抛下我们去了,我们儿女还没有尽完您的养育之恩,因此我央求您,下辈子还要做我的母亲。 儿子写

朱坤范

朱坤范

1927-2013
辽宁沈阳
刘宝良

刘宝良

1929-2008
辽宁沈阳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