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嫂的母亲,我一点都不陌生;老太太极其好强,人很瘦但精神矍铄,裹小脚却行动麻利。老太太平时见了面都亲昵地称呼我为亲儿;因为我八岁时大嫂就过了门,所以从小就非常熟悉这位老太太,也打心眼里一直非常佩服这位农村老太太。
不知道我这位亲娘天生就是一副伶牙俐齿,还是后天养成的能言善辩,老人家在村里为人处事非常严谨,从不占别人半点便宜却也从不愿吃亏;抽烟、喝酒来者不拒,纸牌、麻将样样精通;开朗豪放中胳膊上可以跑火车,精打细算时又揉不得半粒沙子。也许这些都和老太太一生共生养了八个孩子却都是女儿,太过软弱容易受人欺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太太对于我的到来十分高兴,寒暄之后不久,大嫂就凑到老太太耳边嘀咕了起来,估计是在说找学校的事。
老太太边听边默默点头,听完之后,用充满母爱的神情关爱地看着我,笑着安慰道:“没事儿!我亲儿的事儿咋能不给办捏!豆(就)是知不道他啥时回来捏,列个(昨天)还碰上他妈聊了老半天话捏,改天豆去他家瞅瞅,他要不给办还了得了他还!豆过去老偷你婶家的枣儿吃,现在求你办这点事儿还能不管咋的?你豆把心放肚子里吧!”
说起来很是奇怪,我家虽然属于顺义,但距离平谷县界也只不过才四、五公里,过了县界再走不到十公里,就是大嫂的娘家。虽然如此近的距离,但在各自的方言上却差别很大;平谷很多的地方方言开始听到时,我根本就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老太太与我家作了这么多年的亲戚后,和我们说话时已经很注意这方面了,但偶尔冒出几个方言来,还是让人一时之间转不过弯来。
在农村,年青人常常被说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而上了年纪的人最是受人尊崇,面子也最大;很多的事情或者纠纷,只要老人出面,往往很快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千百年来受封建家长式教育所养成的习惯。大嫂之所以在我的事情上请老太太亲自出马,也是究于这方面的原因所在;因为不管你的官有多大,老辈人的话还是要遵从,否则背上一个不尊老、不孝顺的罪名,光是村里人的吐沫就能把人淹死。
这天傍晚,当我从后院来到前院准备吃晚饭的时候,父亲把一封厚厚的信递到我手中。当时我还感到很诧异,看着信封上那些有点陌生的笔迹,有些感慨不已:不知道是谁写给我的,谁还会在这个时候想着我呢?心里盼着是你的信,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你,因为那不是你的笔迹。
我知道越是躲躲藏藏越说明心里有鬼,这从二哥那有些异样的眼神中就看得出来,他们一定认为那是造成我被开除的女朋友来的。我不急不慌,当着家里人的面打开了信,从从容容地看了起来;信原来是小秘鲁来的,里面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