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经过那一次比较系统的整理之后,我才忽然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的细节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即将忘却,有的甚至已经忘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通过追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很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看到这些记录的时候,不仅是你,连当时那些朋友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十分清晰映现在记忆当中,仿佛这所有的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转眼间,离开学校已经一周时间了,新学校还没有一丁点的下落,我依然在孤独中等待煎熬。然而自从有了记载下那一年的工作之后,倒也乐在其中,慢慢的感觉时间也过得快了许多。
到了这周星期六的下午,姐姐风尘仆仆的从沙河赶了过来,因为家里已经第一时间把我的事情告诉了她。由于还没到学校放假的时候,所以姐姐只能在星期天休息的日子,才能亲自过来关心一下找学校的事。
要说在我们的事情问题上,唯一能批评和教育我的人,只有姐姐。想起姐姐为了我,为了照顾家庭,不仅几乎承担下了我在校期间的所有开销,而且在去年刚入学时就曾告诫过:不要交异性朋友。作为老师的她深深知道,到了我们那个年龄,正是青春躁动的时期;然而我不但忘记了这一切,还最终闯下了大祸。
姐姐并没有责怨我,这让我当时更加感到羞愧难当。
吃完晚饭后,姐姐安慰我说,学是一定要上的,本县的局长大人是不能再去打搅了,即使人家愿意帮忙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所以在本县找好一点学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又说已经请大嫂去托人了,至于能不能行,还得看所托的人关系如何,听说应该是问题不大,只不过学校有可能是平谷县的,因为大嫂是平谷人,所托的人也应该是那里的。
我闻听将极有可能去外县读书,心里不禁有些犯憷;没想到到头来真的会远走他乡,而且还要跨州越县。当我提出将来如何参加高考的时候,姐姐才告诉我说,高考和中考不一样,高考不分区县,只要是北京的,在哪里考都一样。我这才放下心来,因为经过上一次中考时的那一番折腾之后,实在不愿意在高考前再去找本县的学校而大费周张。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老妈美其名曰说我别老闷在家里,出去透透气;让我带着姐姐准备好的礼品,跟着大嫂去看望一下亲(qìng)家母,因为找学校的事还得请老太太多多费心。
如果说闲暇之余为老妈跑跑腿,本也责无旁贷,想想在家里连着好几天不出门,也确实感到有点憋闷。然而听说是为了找学校的事,反倒泛起了犹豫;觉得自己所做的那点丑事,遮掩还来不及,当着亲戚面提起来还真有点让我难以启齿。最终在老妈的一再催促下,为了将来的前途,也只得硬着头皮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