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在你我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不用说都心知肚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地方就是我当时唯一的精神寄托;很多年以后,那地方依然是我心目中难以割舍甚至是无法取代的世外桃源。曾经很多次,听人们讲起所游历的名山大川,锦绣山水的时候,却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它,它没有华丽光鲜的风景,甚至还很荒芜,然而在我的心里,它却是令我最为向往的地方。
我站在树林的边缘,望着眼前的一切,简直有些不敢相信,才短短一周多的时间,这里竟然会变得如此的荒疏与萧条。
原本挺拔的白杨树,枝叶凋零,残肢败叶洒落在各个角落;那十数株的刺槐,枝枯叶净,前倾后斜,仿佛已是垂垂之年;枯败的荒草,东歪西倒,早已褪尽了所有的绿色外衣。一场秋雨过后,落叶与荒草堆积在那里,散发出阵阵的霉烂味道。
我一边四下观察着,一边尽量寻找着过去曾经走过的那条小路,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土窑那里。
土窑上光秃秃的,除了窑顶西侧那棵树下有两块我们过去放信件的砖头以外,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留下,显得异常的干净。
回首望去,窑门西侧的那棵树下面,那曾经被我撕毁的小说,虽然还存在着几张残片,但已经深深地镶嵌在地里,几乎荡尽了上面所有的痕迹,向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
当我来到那棵镌刻着我们笔名的槐树下,那块曾经白白的树干已经被雨水风霜浸蚀得微微发黄,甚至边缘已经发黑;那些字迹像流干了泪水的火烛一样,只留下几串淡淡的印痕。
我抚摸着树干上那几个已经辨认不清的字母,仿佛一切都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百感交集之中不禁暗暗神伤。
大自然本身就是不厌其烦的往复循环,暂时的凋零甚至死亡也是为了获得重生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承载着春风吹又生的希望。如果说当时留给我的情景只是破败不堪感觉的话,那么后来的我也不会误会甚至迁怒于你,因为就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一切使我徒生了一种世态炎凉的感觉,甚至是绝望的悲观。
随着夕阳西下,天暗无光,我知道这一次的殷勤期待又将是自作多情。这一次之所以在风口浪尖还如此大胆地约你,也是想利用那地方最后的机会;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不再是我们单独见面的最好选择。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霜,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四周那些残存的荆棘树叶将很快衰落。到那时,即使我们有了机会,也会有如皇帝的新衣一样,无处躲避或藏身而放弃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