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体千字文书法字帖:草书千字文》l
炫英靜天 于2020-04-17 10:19:37发表
《六体千字文书法字帖:草书千字文》内容简介:草书约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或“大草”与“小草”之分。而近代大家于右任先生则精研历代草书,首创现代草书之先河,萃集各家所长,又可辨认之特点,功莫大焉。草书之特点为结构省略,笔画连绵,起伏不定,一气呵成。初始章草尚见隶形,字字有别,无相纠连。至东汉末期章草已发展成今草,今草风格多样,具有笔势顺畅、字形秀丽的艺术特点。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尤精此道,如《初月帖》、《得示帖》。狂草亦称“大草”,以其它草书为“小草”而对?之。狂草,顾名思义,书写时狂放不羁,大气磅礴,一笔而成。偶有断处亦血脉相通,若江河日下,但往往难以辨认。唐张旭、怀素为其佼佼者,有《千字断碑》、《肚痛帖》、《古诗四首》、《自叙帖》等流传至今。
草书的随心率意,形成许多丰富多彩的变体,各有千秋,艺术价值极高。如隶书带草的飘逸之作,既通古之“草隶”,又有近代隶味,即谓隶草;集历代名家之大成,使点画结体、使转和运笔任意发挥成自家面貌,称“破草”;而“行草”则近于草略带楷法,笔势流动简化;若近似于草书而纵于真,谓“真草”;近于草书而敛于草,谓“?草”。
草书的结构原则是以删繁就简、连绵不断、笔断意连、书写便捷为目的。尽管历史上各家草书的结构不尽相同,但草法的规律却基本一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因此,它的结构规律是严格的。
在诸种书体中,楷书是最为规范、最标准的书体。行书则比楷书自由,增加了笔画之间相连的游丝,但省减了楷书的繁复和点画。而草书更为省减、简练,它的~画可以代替四个点,一笔可以成一个字,可见其省略的程度。而且,草书可以用一点代替一画,也可以用一画代替几点;简到极致,仍可辨认谓之“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