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刘平继邦.吴梅萍.夫妇纪念馆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73851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73851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6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炫英靜天]于2013年 07月 11日创建    馆长:[炫英靜天]  管理员:[刘小瑛] [爪尔佳艾熠

【祭文悼词】

忆恩师刘平继邦先生

炫英靜天 于2020-04-04 08:31:11发表

 忆恩师刘平继邦先生

党学农

刘平继邦先生是我的书法老师,我追随老师学习书法、聆听教海已有二十四年之久矣,在老师的众多弟子中当数我在老帅身边时间最长,受益最多,感情亦最深。

敬爱的老师仙逝一周年了。二十多来年,老师言传身教,教我写字,又教做人,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是终生享用不尽的。在老师离开的这一年里,是我最痛苦的一年,情绪非常低靡,经常感到无所适从,书法学习也毫无长进。老师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特别是遇到疑难问题时,脑海里马上就会想到老师,我常在想如果老师再健在二十年,哪怕是十年,该有多好啊。

老师1929年诞于陕西径阳县,1948年底随地下党赴陕北参加革命,解放后考入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53年毕业。放弃了本应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优越生活,自愿申请支援西北在甘肃玉门油矿工作24年,先后任石油工人报社记者、文化宫主任。1957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下放当了八年采油工,八年农场农工,和五年的库房保管员。77年平反后调回陕西省文化厅,80年参与筹建陕西国画院,86年离休。

老师的一生,有艰辛也有辉煌。早年生活的艰难,没有挫伤他求学报国的大志。从思想、知识到世界观,为大器塑成积蓄了丰厚的积淀。中年,30年炼狱般的生活,未能动摇他为真理抗争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极端复杂困苦的环境中,磨就了铁骨铮铮的人品。毕生致力诗书画,造就了他如今令人十分钦佩的艺术辉煌。

老师的诗词辑入《现代名人咏三秦》、《炎黄会典》、《中华经典诗篇》、《中华当代爱国诗词大观》以及《中国当代绝句选萃》等重要典籍。绘画好泼墨,善写西域大漠峰驼,意追神趣,情调独特,多幅大作收入国家多种选集。尤以非凡超群的书法更让世人叹服。其真、草、行、隶、篆五体俱佳,独树一帜。笔端融贯今古,功力入木三分。楷收颜柳诸家,古朴遒劲,苍劲有力;草纳怀右于公,势如骏马越涧,嘶鸣奋腾;行集古今大家,妙若行云流水,舒畅自然;隶宗秦汉金石,神似仙姿起舞,飘逸洒脱;篆见甲骨钟鼎,摸之有型,闻之有声。

老师先后为陕甘宁等地书写碑文数十余处。五言古体七十六行楷书长诗《黄帝功德赞》被镌碑立于黄帝陵碑廊之首,深受海内外华夏子孙赞誉,为凝聚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之情,促进祖国山河统一做出了十分显著的贡献。应印度华侨佛教总会之邀,为印度名城加尔各答玄奘纪念堂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玄奘法师小传》等数千字长文,更得到天竺人民的高度称颂,并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精品。《周恩来诗选五体字帖》被国家正式出版。《五体千字文》字字有据,笔笔不苟,结构严谨,笔力刚劲,勘为学书者之范本。

尤其令人惊叹的巨书,更是书中一绝。蜚声四海,享誉港澳。说起巨书,这里还有一则老师发奋研究巨书的故事。1964年,《羊城晚报》登载了一条消息:日本汉学家《丰道春海先生书法展览》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还配发了一位87岁老人巨笔书法的照片,长髯飘飘,风彩甚美,老师是从别人的剪报资料中看到的,当时听闻有人言:“中国人文化发生断层,将来恐怕要到日本去学习书法。”当时老师正蒙冤下放到鸭儿峡油矿当采油工。闻听此言心情激愤,立志研习巨书,填补空白,为国争光。有诗为证:

观丰道春海先生巨书照有感

刘平 

观君书巨字,飘意气扬。

吾今为牛鬼,玉门采油郎。

磨杵十载后,翰墨会一场。

胜负应难定,羲、献论短长。

“胜负应难定,羲、献论短长。”老师做到了。一幅用双手挥动长2.3米,重达20多斤的巨笔,书写在宽6米、长30米滚筒纸上的巨书《华夏腾龙》,其结构之严谨,运笔之流畅,气韵之神力,不仅令当时书写现场近千观者掌声顿起,先后在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由此获得了“唐都笔王”的美誉。香港回归前,在香港表演的巨书《繁荣清泰》、《鹏程万里》、《港九美如画》等让港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被港澳媒体赞为“当代中国一绝”。一部洋洋大作《巨书论》,系统总结了中国巨书发展史,并深刻阐明了中国巨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填补了我国巨书理论的空白。

更令我们崇拜敬仰的是老师的高尚品德和先贤般的风骨。为人谦虚,和蔼可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耄耋之年仍手不离卷,每日背读经典,漫步书林,遨游学海。对待弟子,有问必答,有错必纠,克己立人,诲而不倦,特别注重言传身教。

在教我学习草书时,为了书写流畅,老师要求我先背诵千字文,当时我有些为难,总是以为自己年龄大了,记不住,背不过。老师为了鼓励我,便说我们一起背诵,我当时以为老师只是说说而已,谁知半个月后,老师问我千字文背过没?我说没有,老师说他已背过了,说着便背了起来,还给我教了他总结的千字文快速记忆法,时年老师78岁,当时,我真是赧颜之至,无地自容。后来,在老师精神的感召下,我但凡要书写的长篇内容,都是欲写先背,先后背诵了千字文、长恨歌、正气歌、岳阳楼记、秋兴八首等多部长篇。

我在学习隶书时,一日我无意中说了句我喜欢《石门颂》的风格,就是感觉该贴字数偏少。谁知不到一周,老师给了我一本“石门体千字文”,这是老师花了几个昼夜亲书的范本。后来,随着我学习书体的改变,陆续又亲书了“曹全体千字文”、“楷书千字文”、“行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篆书千字文”等范本,这也就是后来出版的《五体千字文》的前身。

老师学风严谨,科学求实,一丝不苟。一日,弟子刘福聚从某报端剪下一则甲骨文对联,不知其意,请教老师。老师分析后,虽然得出答案,但感觉有一字不太肯定,遂带着我等驱车到省文化厅请教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王汉章老先生(1923年生,时年85岁,长老师6岁。)后又经王老联系、引见,又一同到省考古研究所找到吴振锋先生(1939年生,时年69岁,比老师年轻10岁。)请教,在三位老人的共同分析研究下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老师的求实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从老师书房的只字片纸更能看到老师学风特别严谨,一丝不苟。老师临过的字帖,从扉页到边角几乎找不到一寸空白,写满了对贴中每一个字的注释和临习体会,我仅整理了老师用过的两本圣教序子贴中的老师手记,竟成了一本几万字的册子。

老师热爱生活,更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党。每逢党和国家有大事发生,老师必有诗作和书作问世。建党、建国、港澳回归,公祭黄帝陵等地大型庆典活动老师都能积极参与。              

2008年,汶川地震后,老师一幅书法作品拍卖人民币1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神舟飞船每成功发射一次,老师都会即兴赋诗一首。20136111738分,我国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时值端午节前夕,老师因病情危重在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病榻上的老师,欣闻神十升天消息,甚是高兴,几次欲亲笔抒发情感,无奈体力不支未能如愿,遂嘱我代笔。在身体虚弱,咳喘气短,吐字困难的情况下,艰难吟诵,又反复推敲,终成七律一首:

神十升天

神十升天平常甚,天上人间任往航。

重返天宫聂海胜,首开纪录利伟杨。

中国人民多吉庆,欢天喜地迎端阳。

甩掉病夫假名号,走向舞台正中央。

2013624日先生仙逝,此作竟成先生绝笔。

追随先生二十有四年矣,深感每次见到老师必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在老师晚年,哪怕是小坐片刻也会感到不虚此行,每次聆听教诲,心灵都会有所震撼。

品清而咸仰,德高而望重。了解老师的人,无不尊敬崇拜。“大师之智,先生之风”是知者对老师的共识。

 

注:本文作者,党学农,陕西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教授级高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平继邦

刘平继邦

1929-2013
陕西咸阳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