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脚下青砖墁的地面,我就像是一个巡狩的猎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也许是终日见不到阳光的缘故,那些青砖上面一直泛着墨绿色的青苔颜色,显得潮湿异常,似乎从来没有干燥过。
那些个房屋建筑和高一时的平房有着本质不同,一米左右高的基础都是青条石砌成,那些青条石上全是当年石匠雕刻时留下来的斜条纹身,大小一致而又整齐划一,看起来这些教室都是在过去带有基座的古庙大殿和偏殿的建筑上改建而成。
院落的四面是偏殿,中间是一座前殿,像一个孤岛一样,坐落在院落当中,西南角上有一座月亮门,也就是我们走进来的那扇门。看过班级号牌,南侧是一班的教室和办公室,应该是门房改建,因为房顶明显与其他建筑不一样,基础也矮了不少。左手的西侧偏殿是二班和三班,中间的前殿是四班,五班和六班教室在紧挨着的东侧偏殿。四班北边是过去的塔状钟楼,只不过下面的塔门上挂着铁锁封存起来,无法发挥它的作用罢了。钟楼北侧是个高大的足有两层楼高的建筑,估计是过去古庙的正殿,现在都关门闭户上着锁,暂时不知道是个什么所在。
这些用古庙建筑改建的教室,除了把窗户换成了玻璃窗,中间开门改成了前后开门之外,其他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雕梁画柱,青砖碧瓦,到处弥漫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因为古庙是依地势而建,所以只有我们六个班的教室及周边的房屋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很多的办公室和图书馆等等房屋,都是在过去古庙其他建筑上改建而来,高矮大小不一、错落也有致,窄路和弯道很多,乍一进去,就像走进迷宫一样,散落在这些大殿教室的附近,房屋前同样栽种着不少的松树和柏树。
这些教室门口都有着级数不等的青石台阶,五班和六班在东侧,因为地势原因也处于最高位置,教室东侧就是学校的院墙。
到了高二年级,与我朝夕相处了一年的五班,变成了普通文科班,而普通理科班则是六班,心底里总有一种那个五班才是我梦中的归宿,而六班这个称呼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
站在六班教室门前的台阶上,我发现五班的房屋要比六班房屋略微挫后几尺,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并看不到五班,说明站在各自的教室门口根本看不到对方。想到将来即使只是看你一眼,都得走出教室很远才能做到,禁不住心里隐隐约约感到不快,新的环境使我们将要面对的种种困难,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