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的孙可思,因家境贫寒,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把上学读书得机会留给其他弟妹们,主动回家帮助父母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回家后,他拜叔父孙文海为师学医,他刻苦钻研医学书籍,认不了的字就查字典,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他就能谢师独立治病了,他医德高尚,视病人为亲友,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需,不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求医,他都随叫随到。他医术精湛,在农村他行医40余年,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千家万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他热爱书法,在父亲的熏陶下,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使自己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高手。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隶书、草书,他都能运用自如,字体大方得体,令人赞不绝口。
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在文学方面也造诣颇深,尤其是对联和农村常用的应用文,在农村谁家遇到婚丧嫁娶都要找他帮忙,或写对联,或记礼薄,他从未推辞过。据不完全统计他写的碑文至少有800多处。
他从事木门孙氏族事工作30多年,从未计较个人得失。第一次编族谱他是其中的主要骨干,第二次续修族谱他被确定为主编。但不幸的是2014年11月29日凌晨他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
实践出真知,天才源于勤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孙可思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不间断的刻苦学习、实践探索和总结积累,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
孙集思于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