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祭祖习俗
张建平 于2014-08-10 13:10:05发表
中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节日也千般百样,今天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相传这一天阴间地府要放例假,家家户户去世了的亲人们纷纷回家团聚,子孙们在早几天便准备大笔阴币,炒几个祖宗们喜吃的家乡菜,供他们共享,并赠以钱币,钱币上写着收币人和赠币人姓名,以免他们在那个世界受穷或被别的鬼魂把钱抢去.更有奇者,所谓七月半,即七月十五也,而不少地方却提前一天过节敬神,传说是先人们提前告假,急匆匆回家,子孙们便打破常规,提前备好供品,把十四当成月半了.
表面看来,这些都是荒诞不经的故事,切不可一句"迷信"就成断语.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史上,先母系社会,又父系社会,以家族为中心,几代同堂,共同生活几十年,亲情深厚,一旦亲人去世,也就万分想念,按佛教说法,人虽去世,灵魂去了另个世界,心还是相通的.于是人们便设法定一个日子摆上供品,祭典先人,寄托亲人对他们的思念和祝愿之情.特别是那些对去世亲人万分想念的性急之人等不及到月半便提前一天举办仪式,以慰思念之情,于是七月半便有了两种过法了.
敬重祖先,哺育后辈,是人类两个终极目标,只是被生活遮掩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也许多数人到临死也难以明白这个道哩,几千年来人们把儒家的"忠孝"和佛教的阴阳学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人的本源教育,使人既要敬重祖先也要畏惧鬼神,用以约束自身行为,.规范社会秩序,这就是其潜在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