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冯翔是在十五年前吧,因着与双生哥哥是关系密切的同事,所以早已在哥哥深情的描述中知道了他,在弟弟来探望兄长时,见了个面。那个时候,冯翔还在读盐亭师范,阳光而腼腆。而他的文采和一笔漂亮的字足以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些,也正是同样优秀的哥哥之前一再强调的。
后来就知道了他的《蓝鹰草》,有幸拜读过,仅仅十八岁的少年,怎写得出如此精彩绝伦的文字?
两兄弟身为少数民族,对汉文化这样狂爱,痴迷,拥有那么高的造诣,而同时,羌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又传承得那么好。
两兄弟一样的文采斐然,一样的风度翩翩,一样的重情重义,一样的勇敢顽强,一样的努力奋进。从来没见过那么优秀那么象那么彼此相知相惜的兄弟。
以后,慢慢知道他毕业,去乡下教书,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以最挚诚的爱与责任面对着故乡子弟。
然后,知道他结婚,知道他有了儿子,那么书卷气的名字,照片上那么聪慧的眼睛。
再然后很多年后,这块闪光的金子,终于被放到更能发挥文学素养的岗位,他做了记者。
再然后,就是那一场浩劫。当我们从震惊中慢慢醒过神时,北川的消息开始传来了。立即联系了哥哥,于是知道了墨墨的不幸,知道了家族中其它人的不幸(好几位都是以前哥哥聊到过的),当然也知道了更多人的侥幸。天灾人祸,本以为是离我们很远的,不想就发生在身边。我也为人母,我的女儿比墨墨只小半年,这样的睛天霹雳让一个父亲怎么承受?!何况他比绝大多数人的感情要丰富太多!!然后他又以工作来麻醉自己,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巨大的工作量,以及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他不得不一次次揭开疮疤!什么是残忍?
去年一年,北川经历了太多苦痛,北川人经历了太多苦痛,冯翔经历了太多苦痛,冯家哥哥及其它所有亲人也经历了太多苦痛。
伊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尊重逝者的选择,只是太心痛。
血脉相连的两兄弟被分开,一个在天堂照顾家人,一个留下来照顾家人,一样的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