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兆祥与宁波大学》新书发布仪式上的发言
2014年5月5日
尊敬的郭华巍书记,
尊敬的王礼立老师,
尊敬的孔伟英老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温馨的夏日,我们非常高兴地与各位与会代表参加今天的《朱兆祥与宁波大学》新书发布仪式。
2014年2月,我们收到北大出版社转来盼望已久的新书样书。抚摸着封面上家父慈祥的面孔,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阅读。尽管我们已经熟知书中的内容,但是读起书中的文字仍然感到那么清新,感到家父留给我们财富的珍贵,感到家父以至我们全家与宁波大学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动荡的社会中,家父怀着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只身离开故乡。几十年后,他在经历了曲折坎坷的青年、中年之后,带着他积累的知识、文化和他宏伟的抱负及他对宁波、对人民、对国家的挚爱回到故乡,全身心地投入建设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的事业中。作为朱兆祥的子女,我们深深感谢宁波大学,感谢宁波和浙江的领导对家父的信任和厚望,在甬江之滨,为他实施自己多年的愿望提供一个大展宏图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他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宏图大略得以实施,他大概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在这个舞台上,他心中那所新型大学从纸上蓝图变成以南天门为标识的宽阔校园。
在这个舞台上,他用自己全部的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说:谢谢您,宁波大学!
家父朱兆祥是一位力学家、科技事业活动家。对于宁波大学来说,他最重要的是一位教育家。
我们完全同意刚才学校领导和前辈对家父一生的评价。
收到这本新书后,我们首先将这宝贵的财富赠送给与家父共同奋斗的同事、早年的同学、早年的学生,以及我们家族的至爱亲属手中,我们还赠书给国内和台湾部分大学校长、副校长以及学校的图书馆、档案馆等,包括北京大学(四任校长)、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东南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赠给中国科学院院长、副院长和一些研究所的所长、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活跃在教育、科技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另外,我们还向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赠书,以使更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能够读到这本书,以使本书所记述的人以及他的思想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以使更多的人们了解一个与之相关的更加真实的中国。
我们所以这样做是希望将父亲的精神、办学理念、科学素养,特别是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故事传播给大家,传播给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在宁波这个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曾经有一位老人,为故乡的教育勤奋耕耘着……
这本书赠出后,我们收到出乎意料的强烈反响。
有的读者认为这本书“展示了20世纪一位典型中国人的典型人生,他的至高思想与精神境界,是当今中国缺失的人品与人格,是当今中国正在失落的国魂。这本书展示了一座中国新型大学的诞生与成长历程,他的办学理念超前于现实至少30年,他的哲学性与世界性的思维方式,是亿万学子的期盼与梦想,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与希望。”
还有的读者评价“这部著作传达出来的人文信息和思想光芒可以使千千万万人受益”,“把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人,用文字留了下来” 。
读者对作者孔伟英老师也给以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全书“思路驰骋,激情洋溢,走笔如龙,行云流水。上下千年,春秋纵横,古人今人,时空穿越;重大事件,叙述清晰,事实考证,确凿可信,揭秘档案,尽收其中;史料厚重,立论高远,旁征博引,均具价值。”
最后,我们还是要再次表达我们的一系列感谢。
第一,感谢宁波大学领导,设立了编写家父传记的项目。正是由于这个项目的实施,才推动了对家父在宁波大学每个足迹的细致收集,从而第一次把宁波大学的初创过程完整的、真实的、生动的展现给世人。
第二,感谢作者孔伟英老师。五年前,孔老师克服诸多困难承担了编著这本巨书的任务,面对时间跨度几十年,社会变迁动荡,涉及与传主相关的历史、文化、政治等重大艰深的内容,多方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准确地表现家父在创建宁波大学过程中的思想精髓、办学理念,撰写工作难上加难。孔老师怀着对老校长的崇敬之心,数十遍修改文字,多方听取意见。最终摆到大家面前的新书得到一致好评!正是由于孔老师的努力,使家父的经历和理念跃然纸上,成为目前资料最完整,条理最清楚的史料。感谢孔老师!
第三,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此书的出版所作出的努力,北大的责任编辑为了保证和提高全书质量,对文稿进行了精心的编辑和修改。
此外,作为子女,我们还特别感谢这本书的面世,把我们的母亲邓爽与父亲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直到晚年仍不顾体弱多病全力支持父亲回故乡办宁波大学的精彩人生,展现在大家面前。母亲付出的全部心血融进了字里行间,母亲的大爱将和这本书一起温暖和照耀更多人前行之路。
我们还想说,感谢今天到会的各位师长和同学,感谢您们成为家父精神的见证人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