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维公元2014年2月12日,农历甲午岁正月十三日哀之。
显考杨公迪昌老大人家奠之期,慈侍下孤子端其主祭引领媳彭连英、次子青山、次媳郭静、长女冬辉、长婿成文斌、次女清辉、次婿肖红青、孙翰文、孙媳谢玲、长孙女炜逸、长孙女婿李龙、次孙女韫玉、外甥孙成世威、外甥孙女肖巧玲、外甥孙女婿杨肖平、外甥孙肖晶、曾孙天宇、外曾孙李泽阳,谨具三牲酒礼之仪,顿首磕拜于灵堂前,祭奠父亲老大人于堂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正直、勤劳、憨厚、朴实的父亲,我父亲因患有心肌梗塞等疾病,突发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此时此刻,我谨代表我全家向前来参加追悼大会的长辈、亲朋好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冒风雪、顶寒雨,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大会,与我们敬爱的父亲作最后道别。
春雨绵绵,浸润着我们儿女无尽的悲哀;
流云不语,带去了我们全家永远的牵挂;
敬爱的父亲,您在天有灵,相信您可以感知,此时此刻,爱戴您的儿女及家人都跪拜于您灵前,向您作最后告别,所有亲朋好友都来到这里为您送行。您老人家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亲朋好友的深切留恋离开了我们。您的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为人正直、坦坦荡荡,是我们儿辈们的楷模,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我父亲生于1936年10月12日,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从事家庭劳作,十三岁,人还没有犁把手高就扶犁耕种,求学的欲望无情的被生活所逼而扼杀,小小年纪就为家庭的生计操心,饥不饱腹的艰难岁月里,依然以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直到一九五八年离开农村进城寻找工作,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六一年到长沙四公司谋到一木工职业,后来结婚生子,和母亲互敬互爱养育儿女四个,含辛茹苦把儿女们养育到成家立业。由于我母亲生长在城市长沙,下放农村后,对农活一窍不通,全靠我父亲微博的工资养家糊口,但父亲对一家人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呕心沥血。一直以来您总是言行身教,以身作则,对儿女们谆谆告诫,不弄虚作假、仁义德行为先,诚实为人、忠厚办事。我们谨遵教诲!
父亲您五十二岁退休后,依然以一技之长重操旧业,架桥建房,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家庭生活创造财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直到病痛缠身还时时牵挂儿女们的生活工作及孙辈们的学习成长,更念念不忘我们母亲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在您病重期间,多次医治也无法扭转您早已积劳成疾的身体时,您多么渴望亲人的陪伴,更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宽以待人,以德报恩。在您最后的岁月里,您夜不能寐,忍受着揪心的痛苦,万万没想到您也没和我们作最后的交代就溘然长逝!
此时此刻,阴阳两隔,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
现在您永远的走了,我们再也无法聆听您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面对您的音容笑貌,只能缅怀您一生的功绩德行!
父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兄弟姐妹会秉承您的教诲,在今后的生活中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相互信任,彼此照顾;也一定会好好照顾母亲,让母亲好好安度晚年!
在家父生病期间,许多亲朋好友、同事在百忙中前来看望,父亲去世后后,又前来吊唁,我们倍受感动,这份深情厚意,我们全家将永远铭记在心,谢谢大家。
敬爱的父亲,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