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兄离开19周年
李亚东 于2025-02-25 07:43:51发表
19周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算不上什么,似天上的流星一般划过,短暂之极;19
周年,在为弟 的内心深处,漫长而遥远,其情,如涛涛江水般刀割不断,永恒。
在我的内心,长兄未曾离开。
今天,是长兄离别之日,回忆长兄的点点滴滴,之情之景,如发生在昨日一般。怎样纪念?
把他的思想、为人、品德记下来,供学习、传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存在,是人生的奔头、是方向、是目标,我的理想导师严格意义上说,是我的长兄,因为他的言行激励我完成了理想的雏形,并为之而努力、前行。 85年10月,我怀揣心中之梦,离开生养的父老乡亲,以长兄为榜样穿上军装,去实现自己的追求之梦。在启西区人武部大院,大约5点左右,晚霞的余辉挂满天际,刮着西北风,此时的我正和战友们一起聊天。突然,听到有人呼我的名字,转身望去:长兄穿着军装,正从骑着的自行车上下来,车架上坐着大侄女,大嫂就站在车的旁边。我飞奔过去,方知大哥刚从启东港下轮船,不顾从河南南阳之长途奔袭,先直奔这里送行我,此时,真的很意外、很感动、也很自豪。大哥与我聊了很多,从新兵连的注意事项、为人处事的灵活变动、战友间的关系处理以及安全要领等,和我认真聊了大约20分钟,一直哨音响起,和大哥一家才依依惜别。 新兵连的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与亲朋好友的唯一通信工具——写信。部队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新兵信多,老兵病多(泡病号)。此话还真不假,尤其是星期六的晚上(那时工作时间没有双休日,只有星期天)有趴着床铺边的,有坐在马扎上的,还有的蹬在床前的,干什么?几乎都在写信。我和大哥的通信比较多,几乎涵盖了整个新兵生活的全部:队列训练、学唱歌曲、晚点名受到表扬、遇到的困惑、还有流露出的想家......,大哥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我分析、并给出答案。我会发现大哥的写信在落款处还有个时间的特点,精确到分,往往都是在23点几分。可见,他在部队的繁忙中,挤出时间复函于我,真的很感动。
一日,我收到了在新兵连时的一封厚厚的信,打开是他为我写的入党申请书。认真地说,我对党组织的认可或者说渴望加入,大哥是我的引路人。虽彼时我的认识是懵懵懂懂,但从骨子里埋下了渴求进步的种子。尽管我后来入组织的时间较晚,在89年3月份,然而,长兄为我写的第一份申请书至今仍保管着。
孝为德之本,顺为心之要,孝顺父母,人生之大义也。我从长兄的身上,看到了5000年中华美德。长兄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父亲还健在时,长兄隔三差五地从崇明回家,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从崇明到港口,和从老家的港口到家里,双边都要骑自行车差不多2个小时,有时还会遇到刮风下雨,还有酷暑和寒冬,这样的辛苦可想而知,当然,在交通发达的当下,私家车盛行的今天,这样的行为是很难想象的。 一年盛夏,我正休探亲假,大哥回来了。大哥很自然地为父亲泡脚、捏脚,还为父亲擦背,早晨还会给父亲刮胡子......娴熟的动作,便知是常态。父亲随着年龄渐渐地丧失了劳动能力,耳朵聋了,腿脚也不方便了,大哥就把父亲接到崇明的家里,一呆就是半年、一年。话说,父亲的脾气年轻时就犟的很,年老了,各种的不听话、自以为是,令大哥哭笑不得。出门忘带钥匙,锁在门外,还只穿着单衣,为了进门,大嗓门几乎喊片整个场部,好不容易找到孙女的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为之而惊呆。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学生,到处喊孙女,谁知道哪个是你孙女,谁知道是谁家的爷爷?回到家的大哥看到老父亲披着床单抖抖索索坐在床上,好笑又好气,心疼又无奈。父亲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我还要去你大哥家,热闹、水大(指自来水,农村用井水或河水)、自由,你大嫂嗓门大,热心肠,照顾周到......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老大的话就是圣旨,必须照办。还有一句便是:老大做到了,下面的屁也不敢放。我的大哥,就是用自己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影响着为弟。也影响着后代。
追思点滴
昨天(24日)下午,我和侄女、侄夫,还有大嫂,四人来到长兄的安息地。当我看到骨
灰盒上覆盖的鲜艳红色旗,看到覆盖着由“中央慰问团”发的那条参战纪念枕巾,为弟心跳加
速,一种惆怅、一种难过、一种不舍,油然而生。
19年前,你用坚强的毅力,参加了侄女的提前婚典;你用坚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大口
的鲜血喷口而出,为弟的心都要被摘走。唯一遗憾、也是为弟始终内疚的,当我从上海医院
回到老家的当晚(大约10点)便接到了你辞别的噩耗;我和小姐他们一夜未合眼,静待天明
坐轮船。不知为何,看到你安静地躺在崇明的安息堂,我尽没一点眼泪,直至今日,我始终
未认为你已离开。
19年了,亲人们都非常地思念你,追思你的点滴。家属群里二哥发了这样的一段追忆,从
字里行间,看到了大哥的爱心、为人。
在2月17日,我在公众号发了追忆文:我的长兄李建忠同志,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
二外甥的女儿在文尾留言,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大舅公的思,点滴中,感悟到了你对小辈的爱。
一板口香糖、一板水果糖,现在看来算不上什么美味佳肴,但在当时,你给孩子们带来的快
乐和难忘是永恒的。
在该文,有位网友粉丝(是我的战友)是这样留言的,“读完文章已是眼含泪水,那个年
代里对军人的向往与憧憬是无数人仰望的存在!特别是从战场上能够活着回来的都是英雄!
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敬!今天的和平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大哥,我为你伟岸的青春骄傲,我为你平凡而高大的一生而感到自豪!
永远地怀念,我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