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曾莹 高邕 陆恢 王振声 花卉扇面赏介
潘曾莹 高邕 陆恢 王振声 花卉 四帧扇面(参见插图)。尺寸不一,设色绢本。作者签署,钤印若干。2018-03-24,蘇富比2018春季纽约亚洲艺术周拍卖会周末拍场:亚洲艺术专场以估价RMB 7,602-11,403上拍。
详见“雅昌艺术网”()
人物介绍:
1.潘曾莹潘曾莹(1808-1878),潘景郑曾祖,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申甫,别字星斋,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学有要柢,尤长于史学。卒年七十一。有《小鸥波馆诗钞》。著有小鸥波馆文钞、诗钞、词钞、题画诗 、画识、画品、画寄、墨缘小录。专攻山水,秀逸旷远。《小鸥波馆诗钞十二卷》2册,清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2. 高邕 [1](1850-1921) 近代书画家、鉴藏家。字邕之,号李盦,光绪乙酉(1885)改号孟悔,甲午(1894)中日之战后改号聋公。别号清人高子、中原书丐、西泠字丐。此前传光绪帝为邓世昌亲笔所作的著名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实为高扈所作。
3. 陆恢(1851年-1920年),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一字狷盫,自号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居吴县(今江苏苏州)。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根据名单,陆恢的代表作不准出境。
4. 王振声 (1842—1922,一作1836—1913)字劭农(一作少农),北通州(今北京通州)人。同治十三年旋即乞归,因号黄山遯叟。尝手绘意拓园图,以寓退隐之意。善书、画,承家学,花鸟得华岩逸韵。宣统三年(1911)作梅花读书图,卒年八十一(一作七十八)。著《澹静草庐集》《清画家诗史》《韬养斋笔记》《寒柯堂随笔》《清代碑传文通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