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泗孙 潘祖荫 翁同龢 张之洞 楷书
《程子四箴》赏介
杨泗孙 潘祖荫 翁同龢 张之洞 楷书《程子四箴》四屏 立轴(见插图)。尺寸61×24cm×4。
释文:(一)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二)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三)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四)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厉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题 识:(一)石甫四兄大人属书,弟杨泗孙。 钤印:杨泗孙印、频石(二)石甫世讲清属,潘祖荫。 钤印:潘祖荫印、伯寅(三)石甫四兄大人属书言箴,弟翁同龢。 钤印:臣翁同龢(四)石甫四兄大人属书,程子动箴。弟张之洞。 钤印:孝达
2024年5月24日,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经纶——清代书法的文韬武略一估价RMB 50,000-100,000上拍。
详见“雅昌艺术网”()
人物介绍:
1.杨泗孙(1823-1889),号滨石。江苏常熟人。杨沂孙弟。咸丰二年(185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资政大夫,入值南书房。为官至太常寺少卿。大学士翁同龢曾为其撰写铭文。
2.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状元宰辅潘世恩孙。咸丰二年(1852)探花,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在南书房近四十年,与翁同龢齐名并称“翁潘”。学问渊博,兼工诗词。富收藏,善书法。
3.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垂三十年。工诗文,擅画山水、木石、杂画。工书,称同、光间书家第一,名闻于时。
4.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探花,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