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永远的怀念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35035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35035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86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盛伟丽]于2012年 04月 04日创建    馆长:[盛伟丽]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怀念父亲优秀祭文推荐

盛伟丽 于2023-04-04 15:21:50发表

  今年的818日是父亲因公殉职40周年的忌日,40年前的今天,父亲在外出开会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我亲爱的父亲从此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0年了,我们父女阴阳两隔,天各一方,女儿无尽的思念无处述说,父亲的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就好痛好痛......如今在父亲离别40周年之际,谨将此文献给我远在天堂的父亲,以表达女儿的纪念和哀思!

呕心沥血,埋头苦干

我的父亲盛永贵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掖县西由镇东南村的贫苦农民家庭,12岁的时候跟随我三伯父闯关东来到哈尔滨,帮助三伯父打理做酱油生计,1950年父亲考取了亚布力干训班,结业后被分配到亮河分局西亮作业所当保管员,从此开启了林业事业之旅。父亲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业局供应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服务公司副经理、林口林业局党委常委、副局长等职务,不管在什么职位上,父亲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满腔热忱的忘我工作着,走一处红一处,群众有口皆碑。

从我记事时起,我便看到父亲每天忙碌的身影,早出晚归,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还经常公出不在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六十年代是林区大发展时期,一座大山——锅盔山挡住了林口人的出路,山那边的木材运不出来,影响着生产任务的完成,1969年初春,林口林业局决定在锅盔山修一条盘山公路。锅盔山海拔1184米,山高陡峭,怪石林立,地形十分复杂,这里气候条件也十分恶劣,四五月份,刚刚是晴空万里,瞬间就会下起倾盆大雨,有时还会下起雪花和冰雹,在这里修盘山公路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工程异常艰巨。父亲临危受命,担任修路工程总指挥,父亲把指挥部设在海拔800公尺的山腰上,和工人们一起住帐篷,一起啃冻窝窝头,白天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翻山越岭搞勘察设计,晚上研究明天的工作任务到深夜。棉胶鞋磨坏了,用铁丝绑上继续穿,住地迁移的时候,他帮炊事员背粮食,挑菜,背大铁锅爬山,身上冒出的热汗汽在父亲的棉袄上结下了一层薄薄的霜,职工们都说这哪里像个局长啊,就和普通工人一样。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奋斗,15公里的盘山公路修筑完成,当年通车,运材3万立方米,结束了锅盔山交通闭塞的历史。

1970年林口林业局为了搞多种经营,解决山下职工子女就业,决定筹建综合利用厂,由父亲负责筹建工作,为了尽快建厂投产,虽然工地离家只有二百多米远,可父亲一个多月都没回家,昼夜靠在工地上,和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研究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家人都是把饭菜给他送到工地上吃,一次我去厂子里给父亲送晚饭,职工们都下班回家了,我在门卫师傅的指点下,来到一个厂房门口,偌大的厂房里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我有些诧异,喊了两声“爸爸”,循着父亲的回音我看到父亲从一个机床下面爬了出来,浑身上下沾满了锯末子,就像刚从锯末子堆里爬出来一样,原来父亲正和一位技术人员爬到机床底下查找机床出现问题的原因呢。经过父亲和同志们争分夺秒的奋战,综合利用厂提前一个月建成投产。到1988年度,木材综合利用厂每年加工次、小、薪等木材7000立方米,产值220万元,解决就业200余人。

林口林业局从建局开始就面临着林相残破,资源枯竭的窘境,到了七十年代形势更加严峻,职工人心惶惶,企业困难重重,是进还是退?局党委和林业局到了抉择的关头。此时,父亲又临危受命,负责组成森林调查小分队,并带领小分队成员,对林口局33万公顷的施业区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利用整整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穿森林钻树丛,克服了蚊虫叮咬、树枝刮扯、啃冷窝窝头喝山涧水住帐篷等重重困难,徒步跋涉1000多公里,走遍了林口林区的山山水水,掌握了林区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林口林业局坚定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大力营造人工林,积极培育森林后备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不久后,林口林业局一场全民造林的大会战全面展开,当年一举造林6万亩,拉开了营造百万亩人工林的帷幕,19838月,林口林业局在全国森工系统中率先实现了100万亩人工林的光辉业绩,2013年实现了营造200万亩人工林的奋斗目标。

父亲长期主管林业局生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每年冬季冬运生产开始的时候是父亲最忙碌的季节,他背起背包,穿上棉胶鞋,奔赴到冬运一线,不是在桥头生产指挥部,就是在山上的采伐点,山上山下来回跑,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换换衣服又走了,直到冬运结束才回家。父亲还要经常去林场和经营所检查工作,搞调查研究,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密切联系群众,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有时晚了走不了了,他就和职工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山区交通不便,有时他要从一个林场赶到另一个林场去,有方便车就搭方便车,没有方便车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就拄着一根棍子,步行几十里甚至百余里山路赶过去,我们知道后很不放心,劝父亲不要这样,太不安全了,可父亲却笑着说:“没事,狼见了我都躲着走”。一年冬天父亲又去山上好多天没回家了,等父亲回来时我们很高兴,向父亲问长问短,可当父亲转身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父亲外裤后屁股处的布没有了,里面的棉裤露在外面,我惊讶的问父亲这是怎么回事?但父亲却一脸茫然,他也不知道裤子是怎么弄坏的,想了想说可能是上山的时候刮坏的吧,看着疲惫的父亲,我是既心疼又担心,提醒父亲以后一定要小心点。

父亲有比较严重的肺气肿病(那是早年一次从家里赶去救火时跑的太急让风呛的),每到冬天咳嗽的很厉害,一次父亲实在咳嗽的受不了了,就去医院开了几付中药,由于父亲还要去林场出差,好多天不能回来,父亲就让母亲把中药都熬好了,装到瓶子里,带到林场去喝,可一个月后父亲回来时,背篼里还有一些汤药没喝完。

1981年的夏天,我们林区下了好几天大雨,河水猛涨,那天凌晨3点钟父亲从佳木斯公出回来,刚躺下不久就被雷声惊醒了,父亲赶忙起身,看到家里的锅灶坑里咕咚咕咚往外冒水,赶忙叫我起来舀水,并嘱咐我说:“如果感觉不好赶紧带你妈去你二姐家”(当时二姐结婚了在农村租的房子),话音刚落父亲便消失在漆黑的雨夜中,当时家里只有母亲和我两个人,母亲患病在床,我赶紧用小盆不停的往外舀水,一桶一桶的往外倒,但屋里的水还是达到了一尺多深,我害怕了想带母亲走但又感到很无助,外面下着大雨,又没有交通工具,我一个女孩子怎么能把母亲转移出去呀?我急的都要哭了,好在老天爷保佑,雨慢慢停了下来,我和母亲总算躲过了一劫。到了第二天中午河水退了以后父亲才回家,但因肚子疼拉了好几天肚子。原来父亲是担心河堤有漏水的地方,冒雨巡视河堤去了,发现有险情就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堵塞漏洞,漏洞堵好后,他又奔向小河北,因为那里的地势比较洼,父亲担心住在那里的职工群众受灾,为了尽快赶到现场,他不顾水深流急,抄近路趟着齐腰深的河水过河,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安排部署抢险工作,因此受了凉肚子痛了好几天,但没休息一天,仍坚持上班。父亲第二天上班就把查看到的险情向班子做了汇报。第二年第二道防洪坝垒起,并对第一道防洪坝部分加固。1992年防洪大坝全面加高加宽加固,从此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

还有一次父亲由于劳累过度,得了重感冒,高烧近40度,在医生的一再劝说下,父亲才住进医院,可没住上两天,父亲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母亲对此很生气,埋怨父亲太不注意身体了,可父亲却说:“没什么,不用担心”。是呀,在父亲的眼里,这不算什么,只要能站起来,只要能走的动,就一定要工作。就在父亲去世的前几天,父亲患了痢疾,肚子疼的不得了,我们一再劝他去医院,他就是不肯,只吃了点药顶着,坚持上班。父亲过世后才从一位叔叔那知道,父亲那天和这位叔叔一起去检查水塔,在几十米高的水塔上,父亲由于身子虚弱好悬晕倒,幸亏这位叔叔在身后一把抱住父亲,才使父亲免遭不测。

19822月组织上派我父亲到帽儿山参加林业部举办的林干校深造学习,父亲虽然年过半百,但学习的劲头不减当年,记下了一本本课堂笔记,写下了一篇篇学习心得,四个月来,虽然路途不算遥远,可父亲只回来过两次,一次是局里有事急需父亲回来,办完事父亲马上赶了回去,另一次是五一放假,父亲回到家也不休息,继续抓紧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看到父亲这么用功,我们都劝父亲这么大岁数了,别太用功了,多休息休息吧,可父亲却说:“为了改变林区面貌,干部就要不断学习,我要干到老学到老”。是的,父亲做到了,他的毕业证书上各科的考试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父亲还写下了《浅谈过伐林区的建设问题》的论文,为林区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父亲就是这样,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林区工作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父亲对党无限忠诚,对林区无限热爱,对自己严格要求,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父亲长期主管林业局财务、销售、农副产品等工作,他当家理财,精打细算,千方百计为企业开源节流,力争使企业扭亏增盈,上缴利润。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对各部门提请的每笔费用,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对符合规定的费用该批批,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分也不批,为此人们给父亲送了个外号叫“小扣”局长。

每年冬季冬运生产时,数九寒天,零下三十多度,父亲只穿一身母亲做的棉衣在外奔波,山上山下来回跑,一位领导看了很心疼,就派人给父亲送来一件劳动保护大衣和一付棉手套,可父亲说啥也不穿,硬是让司机给送了回去,这位同志生气的问父亲为什么不穿劳动保护?父亲乐呵呵的说:“我这衣服挺保暖的,咱局还穷,能省就省点吧”。

父亲一年到头有数月在林场和经营所出差,按规定出差都有出差补助的,可父亲这么多年从没领过一分钱的出差补助费。父亲过世以后,好几位小车班的司机和我们说,你父亲真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到林场检查工作时,林场领导觉得你父亲远道而来挺辛苦,好意让食堂单独准备了饭菜招待你父亲,可你父亲坚决不吃,硬是和林场职工们一起排队买饭吃。

父亲是局长,手里有权,但他从来不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利为自己家人和亲属谋福利。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一位职工有点事找到父亲,父亲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批复给他办了,事后他为了表达谢意,给我们家送来了一桶10斤装的豆油,父亲知道后当即让我给人家送回去,我觉得有些难为情不愿意去,可父亲坚决的要求我把油给人家送了回去。还有一次是中秋节的时候,一位叔叔给我们家送来了礼品,也被父亲婉言拒绝了。

我大伯家有两个儿子,当时都20多岁了,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曾先后来到我家想请父亲帮忙给找个工作,可父亲都没答应。还有一位山东老家的亲戚想把儿子办到林业来,自己已托人联系好,就差父亲一句话了,父亲还是没同意,跟他们讲清道理,做通思想工作,按照规定安排他在我们当地农村落了户。

我们一家六口人,住着三十多平米的土坯房,这里地势低,受水气,多人劝父亲换一个好点的房子,父亲不肯。父亲主抓综合利用厂,这里生产各种各样的家具,当时我们家里只有一对木箱子,一张饭桌,一个炕柜,这两个木箱子还是父母结婚时买的,母亲想花点钱添置一个立柜,可父亲不同意,和母亲说:“我们不能带这个头”,他为了安慰母亲,把两个木箱子重新刮刮面,刷刷漆了事。1980年母亲因病住院做了大手术,借了一笔公款,当时父亲的月工资只有89.50元,还要养活六口之家,为了尽快还清欠款,父亲要求财务每月连本带息扣款50元,这可难坏了操持日常生活的母亲,母亲多次跟父亲说能不能少扣点,父亲都不同意。来到年底生活费实在太紧张,母亲趁父亲不在家跟财务人员商量没扣这个月的50元欠款,父亲知道后做通母亲工作,还是扣掉了当月的50元欠款。有的人给母亲出主意说让盛局长想想办法把那点钱处理掉算了,父亲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个钱必须得还清。81年二姐结婚时,父亲提前就和母亲定好调子,不请客吃饭,不大操大办,让二姐和二姐夫到哈尔滨旅行结的婚,旅行回来没请一桌客。

我们家由于子女多,母亲身体又不大好,还有双方的老人需要赡养,家里经济一直很拮据,家人的衣服都是晚上洗完了,白天穿,姐姐的衣服穿不了了,给妹妹穿,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时,母亲自己动手给我们做件新衣服,吃上点鱼肉,平时很少能够买肉吃。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的朋友同事闻讯赶来,想帮忙做点晚饭时(母亲当时有病在家休息,为了让母亲吃上这顿晚饭,林业局决定晚饭后再告诉母亲这个不幸的消息),她们拿起米袋子是空的,拎起油桶也是空的,只有半袋子玉米面放在角落里,在场的人都震惊了,她们没有想到一个堂堂的林业局副局长的家,竟过的如此清贫,如此寒酸,这在当时寻常百姓的家也极为少见。

艰苦朴素,精打细算。

父亲一生生活简朴,从不讲吃讲穿,虽然每天工作繁忙辛苦,但吃饭的时候从来不让母亲为他做小灶,即使母亲有时给他做了,他也不自己吃,而是让家人们一块吃,父亲穿的都是布衣布裤布鞋,只有一双皮鞋在出门开会时才穿。我们小的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孩子多又没什么油水,每月定量的粮食不大够吃,有时到月底的时候就接不上了,母亲只得去邻居家借,等下个月买了再还给人家,一次母亲去外地舅舅家了,家里的粮食又紧张了,父亲让姐姐们去野外采了些野菜回来,父亲晚上回到家把野菜洗净,用开水焯出来,剁碎了揉成团,然后滚上一层薄薄的玉米面,蒸熟了给我们吃,父亲做的菜团子倒是不难吃,可是不扛饿,吃完了没多久就饿了,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第二天正赶上“六一”田径运动会,我参加比赛,因为吃不饱没力气,没跑多远就跌倒了,腿都磕破了,母亲回来知道此事,心疼的不得了,好一顿埋怨父亲。我们家孩子比较多,吃穿用花费比较大,母亲的身体不太好,80年大手术欠公款的时候,父亲的月工资扣掉还款只剩下39.5元,这对六口之家来说确实很困难,但父亲从不向组织伸手,而是要求全家人省吃俭用,争取早日还清欠款。父亲设立了家庭账本,让我负责记账,管理家庭的财务收支,做到有计划的花钱,这期间家里很少买菜,一天三顿饭,两顿就着咸菜吃,谁也不添置新衣服,直到82年春天父亲到帽儿山林干校学习期间(四个月),他还一直以吃咸菜为主。

慈父严师,人生楷模。

我们的父亲是非常慈祥和蔼的父亲,平常和我们姐妹四个说话都是面带笑容,很少发脾气,特别是对我更是喜爱有加,从小到大没打过我一下,甚至都没训斥过我,但父亲不威自严,他说的话我们都听。平时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他一概不管,全是母亲一个人操持,但在子女教育上他却不放松,总是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身为领导干部之女,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搞特殊,做事要严谨认真。

1972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时大姐有病刚刚好转,父亲就让大姐带头去山上青年点工作,由于大姐工作出色,在青年点入了党,并被推荐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的边疆——东方红林业局执教当了老师。刚开始教学时,大姐年轻没有经验,让学生气哭了好几次,后来她看到有的人改行不当老师了,大姐也活了心,就跟父亲说给她也改行吧,父亲为此给大姐写了一封厚厚的回信,对大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大姐说:“你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只有工作挑选你的权利,而没有你挑选工作的权利”还说:“人无论干什么都有难处,就看你能不能克服”,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大姐深受教育,从此打消了改行的念头,安心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着,并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优秀教研员,连续三年送高考,所教学科的高考成绩在牡丹江林业地区分别名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

二姐高中毕业后和同学们一起被分到山上青年点工作,干的是抚育,割带,刨穴,栽树,抬木头等重体力活,一次二姐刨穴时满手磨起了血泡,领导看到后批准二姐回家休息几天,我和母亲看着二姐满手的血泡,都心疼的掉下了眼泪,可父亲却不高兴了,批评二姐说:“这点苦算什么,就受不了了,应该轻伤不下火线”,二姐委屈的第二天就背起背包返回了青年点,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父亲就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的,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我们姐妹四个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谨言慎行,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生怕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了,给父亲带了不好的影响,一点没有干部子女的优越感,周围的群众也都说我们一点不像干部子女,一切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我们的工作都是凭我们自己的能力获得的,并且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三人加入了党组织,一人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俩人晋升为高级政工师并担任了企业的中层。我母亲作为领导干部家属,也从没搞过特殊,在食品厂干着比较重的体力活,烧锅炉,卸粮食,扛面袋子,做糕点,有时还要去火车站外援抬松木杆装火车,什么活都干,脚在工作中被烫伤了,也没申请工伤,自己承受伤痛和经济损失,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脚踝处还留有明显的伤疤和腿肿疼痛的后遗症。

父亲正直的人品、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不仅传承给了我们,还通过我们传承给了我们的下一代。父亲有一个外孙女三个外孙子(他们都是父亲去世以后出生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们都考上了大学,三个是985重点大学,且三个又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目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认真做事,都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最小的外孙子最近被提拔为副主任工程师,企业的中层。

噩耗降临,悲痛欲绝。

198281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1点半多钟,我和三位同事(我们一起考入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入学刚4天)一起到牡丹江林业管理局教育处去催问学费的事,下了公交车准备过马路的时候,我看到对面的林管局楼下停着一辆吉普车,父亲从办公楼出来正准备上车,我急忙赶过去兴奋的叫了声“爸”,父亲看到我很高兴,问我来干什么?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别想家,他说他要去穆棱开会,然后车子就启动了,吉普车很快就消失在车流中。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一别竟是我和父亲的永别,818日中午,有人来给我送信说父亲在去往穆棱开多种经营交流会的途中出车祸了,我急切的问父亲怎么样?她说挺重的,我急忙和她一块坐火车往回赶,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哭哭停停,一会担心父亲会不会有生命危险,一会又侥幸的想父亲也许只是受伤而已,养养就会好的......17点多当我赶到家门口看到附近围着很多人的时候,一切都明白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时提前赶来家里帮忙的人急忙出来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一定要忍住,千万别让母亲看出来(母亲当时有病身体很虚弱正在家休息),等母亲吃完晚饭再由党委派人来告诉母亲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强忍着悲痛来见母亲,母亲看到我有点奇怪(因我上学离开家刚4天),说:“你怎么回来了?”,我说:“想家了回来看看”,母亲说:“刚走几天啊就想家?”母亲还诧异的说:“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啊?”看着虚弱而又有些疑惑的母亲,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了,赶紧跑到另一个房间,我们姐妹们四个失声痛哭起来......

父亲的灵堂设在局机关的一间车库里,停放了三天,每天自发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我们不认识的面孔,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泪,为这么好的领导不幸离去感到惋惜,有一位退休老职工拄着拐杖来到父亲的灵堂前,附身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说:“盛局长,您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么走了,为什么不让我替你走啊”......父亲的追悼会是在局机关会议室举行的,当时参加追悼会的人挤满了礼堂,人们都想来听听父亲的事迹,都想来再悼念一下我的父亲。在2019年的时候,我从我初中一位老同学那得知,当年为了能满足大家的心愿,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加父亲的追悼会,他们科的人员在组织的安排下,事先把会议室的地面上画好了一个个仅够一人站立的小格子,以达到能容纳更多人的目的。开完追悼会给父亲送葬的时候,道路两旁挤满了人,人们都自发的赶来再送送这位好局长好领导一程,送葬的车据说去了十八辆,很多都是自发组织去的。父亲,这是人心啊,是广大职工群众对您的崇敬和怀念之心!

盛永贵同志,一九三一年生于山东省掖县西由镇东南村。一九五O年参加革命,一九五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业局供应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林口林业局党委常委等职,一九八二年八月十八日不幸以身殉职。

盛永贵同志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三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埋头苦干,为发展林业事业,改变林区落后面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立此碑,以德铭记。

这是林口林业局党委和林业局在一九八五年八月三十日父亲的骨灰安葬时为父亲撰写的碑文。

父亲的事迹当时曾在黑龙江林业杂志上发表过。

201910月林口县古城镇林业小学(原林口林业局子弟小学)教师周静波在牡丹江市“海东青杯”思政课慕课教学大赛荣获二等奖的作品中介绍了父亲的先进事迹。

亲爱的父亲,您虽然离开我们整整40年了,可老林口人还记着您,想着您,一直没有忘记您。就在前些日子有些老林口人,看到别人在微信群里又转发的《林口局红色记忆》的链接时,纷纷转发给我们姐妹,并回忆起您生前的一些往事,仍历历在目:

一位退休的老局长回忆说:盛局长一点没有官架子,到林场和经营所去从不搞特殊,林场给准备的饭菜他不吃,而是和工人吃一样的,并照价付款,出差按规定照顾的细粮票他从来不要,组织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他必须做到,有些人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出差,因为受苦受累;他去林场公出经常搭供应科的大板车去,从一个林场要赶到另一个林场去,没有便车,就让同志们用摩托车或大尾巴车送他去,实在不行他就翻山越岭走着过去;这位老局长还说:当年他是刚提拔起来不久的年轻干部,管生产这一块,不太懂,干错了,盛局长不是批评,而是亲切的指导帮助认识存在的问题;盛局长从来没找过林场办过一件私事,没要过一点东西。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焦裕禄似的好干部。

一位当年的教师回忆说:盛局长廉洁奉公,刻苦敬业,深得人们尊敬爱戴。据说当年开追悼会的时候局机关小礼堂内外,招待所门前到幼儿园再到学校这条路都是人,送殡的车辆从古城街的北头到南头排成长龙,有数十辆,这在古城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林口局也是你们老盛家的骄傲,永载林口局的史册。

另一位教师说:一生能够像他这样做的到现在一直活在林口局人们心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们都对他肃然起敬。

一位在林口局中学工作了十年的校长回忆说:接触盛局长只有在造林的之时,他爬山涉水,不像局长,像个工人,见了我一口一个老师,没有一点架子,他的人品和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敬佩,盛局长一直活在我心里。

当年局机关的一位科长回忆说:他们上山灭火,盛局长和其他职工一样,爬山涉水,走在前头,一起啃冷馒头喝凉水......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清正廉洁,林口局的好领导,为林口局的生存发展付出了一生......后人应该敬仰记住。

一位当年的团书记同志说:盛局长是林口局的英雄和骄傲,值得纪念和缅怀。

另一位当年的团书记说:盛局长的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事迹历历在目,多好的局领导啊,我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也看到了你们瘦小的身影,真是永生难忘。

.....

亲爱的父亲,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您为林区而生,为林区而死,您光明磊落、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令人敬佩,我为有您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您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家产,但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亲爱的父亲啊,遗憾的是我们父女的情缘太短,只有短短的22年,我没能为您做点什么,没能让您享享清福,没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这是我终生的遗憾。但愿有来生我们再做父女!

 

三女儿:盛伟丽

写于2022.7.29

改于2022.11.13

 


上一篇 下一篇
盛永贵

盛永贵

?-?
籍贯不详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4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