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郑曾作序之《中国目录学家词典》荣膺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十周年”优秀著作奖
由河南省图书馆申畅及陈方平、霍桐山、王宏川四同志纂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的《中国目录学家辞典》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辞典,它以翔实的内容,融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准确性为一体。潘景郑(潘承弼)序言内容如下(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TX198901015.htm):
藏书名家,传诸载籍,数千年来,代不乏人,综袭成典,靡见其书。自有书契以后,好学之士,全赖图书以启其知识。广岁前人文字,左右采获,丰富著述之业,历世愈久而述作益繁,五车百城,流为美谈,藏家之载誉后人,无不称道扬芬。顾宋以前无藏书目录之样,徒重声名,未窥藏秘,五代雕梨创业,传刻预繁,学者得从事校理图籍,开目录学之能事。宋代治目录为学者,以泥公式李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为祖弃,举凡宋以前之著述,备录所见所闻,辫析同异,以成一家之言,盖目录学之权典,其与藏书家之收集图籍,存相依相赖之势,不可公钊耳。溯自班固汉书艺文志,目录学之体裁初具,千载以下,世移时变,图籍牙增日富,学者遂得以循前 人所述,穷治精研,目录学遂成一专门之科题矣。惜千百年来,未有集繁人文,供后学之研讨,殊为憾事。今
注:1.《中国版本目录学家词典》介绍的版本目录学家具体人名及简介详见()。
2. 潘承弼(潘景郑)《目录学家辞典》第459页(639字)进行了简介。()
潘承弼
字景郑,晚字寄沤,以字行。
江苏吴县人。出身于藏书与世宦家庭,继祖父“竹山堂”四万多卷藏书。
于目录、版本之业、染习有素。藏书达三十万卷之多,与兄共建“宝山楼”贮之。
后从章炳麟,研习经史训诂;又从吴梅,学习词曲。历职《制言》杂志编辑、上海太点
建国后,先后在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工作,现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中国善本书目编委会顾问、《词学》编辑委员等职。从事图书馆工作四十余年,于目录学、版本学颇有研究,且精于校勘,勤于治学,着述甚为宏富。
目录学着作主要有《滂喜斋宋元本书目》一卷、《寄沤誉稿》、《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与顾廷合编)、《着砚楼书跋》、《着砚楼读书札记》、《着砚楼辑佚书》、《图书金石题跋》,校辑《绛云楼书跋》、《汲古阁书跋》、《吟香仙馆书目》等。
《着砚楼书跋》系其以所藏所见宋元精刊、明清旧刻、抄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所写题跋汇编,共收题跋四百余篇,每篇或分辨版本异同,审定其真伪,评述其高下:或记其款式和印记;或述授受源流,对善本书研究整理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寄沤誉稿》系辑选自着文字汇编,皆偏重目录版本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目录学、版本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明代版本图录》网罗明代所刻书籍,分监本、藩府、家刻、活字等十二类,每书以摄影图版一、二页,并附说明。
又校辑诸书,多补作者跋语,为其完善和流传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