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条道理
黄珏 于2020-07-17 23:58:15发表
人类世界观的31次大转折!1. 公元前1400年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五经的启示确立了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2. 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希腊哲学的出现提供了背景。宙斯等人格化的奥林匹斯众神,代替了早先关注自然中的巫术力量的原始希腊宗教。3. 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在希腊的米利都建立了前苏格拉底的米利都学派。4. 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种新理想即哲学。5. 公元31年耶稣被钉十字架,又复活。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道成肉身,为基督教世界观立下了历史的以及本体的根基,而基督教福音的核心,就是从罪和死亡中得救赎。6. 公元36年使徒保罗皈依。他的新约书信表达了与旧约启示连贯一致的基督教世界观。7.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结束了帝国范围内的对基督教的迫害。8. 公元419年奥古斯丁的《论三位一体》成为古典希腊思想的基督教替代。9. 公元1120年阿伯拉尔的《是与否》引入了一种从事神学的新方法。10. 公元1274年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将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造就了中世纪在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经典综合。11. 约公元1285—1347年奥卡姆的威廉的唯名论否认共相的存在,挑战阿奎那在信仰与理性之间所做的综合,为现代科学奠定基础。12. 公元1304—1374年彼特拉克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3. 公元1503年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基督精兵手册》发展了一种非教条的基督教人文主义。14. 公元1515年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开启了现代政治观念,它以权力而非美德为政治行为的目标。15. 公元1522年马丁·路德在德国的沃尔姆斯会议上拒绝收回著述。他对保罗因信称义教导的再发现,以及其他著述,引发了宪制的新教改革。16. 公元1527年《施莱塞穆信条》开创了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新教宗派主义,这有别于和世俗权威合作的权势主义宗教改革。17. 公元1536年约翰·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出版,成为改革宗神学的经典表述。18. 公元1543年尼古拉·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提出日心说的宇宙论代替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观察肯定了哥白尼的理论。19. 公元1624年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在《论真理》一书中历数了自然宗教的五个要点,这标志着英国自然神论的开端。20. 公元1637年勒内·笛卡尔在《方法谈》中提出“我思故我在”,这开创了启蒙运动的“主体性转向”,它将个人性的理性奉为确定真理的道路,以取代从前所接受的权威如启示与教会教导。21. 公元1675年施本尔在《敬虔之愿》中描画了虔敬派的基本原则——圣经研读,福音布道,以刻骨铭心的宗教经历而非信仰教条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22. 公元1781年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认识论中造就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为他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奠定哲学基础,而这本书对基督教作了道德性的再诠释。23. 公元1841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攻击基督教的教导,认为它只是人类精神的投射。24. 公元1845年索伦·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引入了存在主义,它强调以自由和个体选择为自我与伦理的决定因素。25. 公元1848年卡尔·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26. 公元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挑战物种固定的观念,提出了进化论,按照这种理论,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因着自然选择而发生改变。27. 公元1885年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嘲讽传统的基督教观念及道德,提出那些拥有权力意志的人应当创造自己的意义。28. 公元1907年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某些老思想方式的一个新名字》提出一种认识论,它关注的不是思想性行为,而是某个观念的实践性后果。29. 公元1922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发动了当代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它以语言分析来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30. 公元1962年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拒绝这种观念:科学在线性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发展。31. 公元1967年雅克·德里达出版了三本著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力量即解构主义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