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永远的思念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70817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70817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41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为高级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该高级馆亲情指数为四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上折之七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周强]于2013年 05月 14日创建    馆长:[周强]  管理员:[刘莹

【祭文悼词】

忆父亲优秀祭文推荐

刘莹 于2013-05-14 21:57:56发表

    父亲的一生忙忙碌碌、起早摸黑、含辛茹苦、与人为善、与事无争,帮助和救助他人,包括至亲和陌生人。


    父亲,沉甸甸的称呼,蕴含着辛酸、悲苦、乐观、坚韧和执着。很早就萌发写点关于父亲的想法,但却搁浅了。因为他没有丰功伟绩,没有传奇人生,只是普普通通的劳苦大众中的一员。


    4月27日晚上的一句话,让我沉默良久。当时眼泪直打转,强忍着往肚子里咽,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安慰父亲纠结和痛苦的思想斗争。对于我、对于我们的家庭,是父亲的思想使之发生了根本转折,甚至是翻天地覆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我和整个家庭的命运和生活轨迹。一个个零碎的片断可以折射父亲对我和家庭无限的爱和奉献。

                         


    昏暗的煤油灯下,我流着眼泪趴在床角的小桌子上写着“3”,这个记忆已经模模糊糊(刚上小学时),我不会写“3”,总写成“m”,父亲严厉地打了手,要求“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睡觉”,不记得过了多久才改过来。我小时候很怕父亲,那时的印象里父亲不善言笑,唯有威严。



    “喔……!爸回来啦!”每次父亲远行回来(那可不是游山玩水,对于地道的农民家庭,根本没有旅游的概念,因为没有金钱,没有时间,没有先例。)最高兴的是我,因为父亲可以带好吃的给我。我见到父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好吃的---炒花生和瓜子(这些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父亲靠苦力赚了点微薄的家补,十几天里自己却饥一顿、饱一顿,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菜。



    我们家人少,父母亲干农活手脚慢。每年我们的农活都是全村最后一个做完。乡村学校一年两次农忙假。有一年收麦季节,天天下雨,我家收下来的麦子没有碾出来都发芽了,没来得及收割的麦子泡在农田水里。别人家人多力量大,按时吃饭,按时休息;我们家人少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持续打疲劳战,还是赶不上别人。一天晚上,我实在困得不行了,倒在路边麦垛旁就睡了;还有一次,晚上黑戚戚的,终于可以收工回家了,可我困得不行了,把自己摔在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了,再香的饭也不想吃了,只想好好地睡一会,明天又是一片农活。作为小孩子可以这样,可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能坚持,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没日没夜,没完没了。所以父亲总是警醒我们唯有读书才有出路。



    我一直认为自己属于“笨鸟先飞”的那一类,不聪明,但是很认真。为了省钱,工作前都没有舍得买一本课外辅导书。因此,也错失了很多汲取课外知识的机会,现在一直想恶补,但是光阴无法弥补,很多记忆也只是停留在过去。小学至初三仅靠老师传授的知识,成绩还算优异,很遗憾没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去了一所普通高中(当时有政策:落选重点高中的优等生在全县可优先任选一所普通高中,并且免学杂费,这个诱惑对于贫寒的我们实在不小)。三年高中仍是未知数,父亲尊重了我的选择。当时考大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亲戚朋友有人反对,“一个女孩子,上高中有什么用……”之类的话,可父亲没有听信他们,坚定“男女一样”、“砸锅卖铁都要支持”。父亲的坚决和支持成全了今天的我。



    “喂……,你的录取通知书!”当时还在稻田除草的我,心里那个高兴呀,全家人也都高兴得不得了。1998年洪水泛滥,家乡也遭遇水灾。父亲为学费四处奔波……。开学了,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父亲一定要亲自送我去报到,去看看大学校园。父亲始终以我们为骄傲,父亲的腰杆终于直起来了,作为村里第一户两个大学生,全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不再受人嫌气,无需遭人欺凌。



    终于熬到毕业,奔入茫茫的求职大军,天有眷顾,有份稳定的职业。爱人大方的解助,父母得以解脱劳苦奔波。可就在该享受人生的时候,父亲的身体却垮了,为了生计,常年早餐中午吃,午餐晚上吃;患上了结石病,从此走上了一条漫漫求医路,与病魔顽强斗争。2006年第一次手术成功,父亲过了舒舒服服的一年。萌的降临让整个家庭充满了欢乐,我终于听到了父亲发自内心爽朗的笑声,像个孩子,父亲已经由严父变成了慈父。月子里,为了让我的身体尽快恢复,今后的身体更加强健,从未煮过饭的父亲却学会了做饭。父亲用颤威威的双手为我端来炖汤,却因手颤而洒了一地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经咨询多家医院后,难忍疼痛的折磨,父亲进行了第一次大手术。术后父亲特别控制饮食,防止疾病复发,可事与愿违。第二次大手术后,父亲就一直伴随中量以上腹水。可父亲仍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按时服药、积极治疗。每次的复查结果对于父亲就像判了死刑。清晰地记得:一次复查B超,父亲颤抖着拿着检查结果走出检查室,那一刻,我看见父亲眼神里的无奈和无助。但父亲一直坚信自己能好起来,每次按时服用大把大把的药。除此而外,还看养生书籍,寻求偏方。有一次,我出差回来,父亲告诉我生吃泥鳅可以根治他的病痛,想一试。我听后赶紧网上查询偏方的可信度。结果是生吃泥鳅会同时伴有寄生虫进入体内,危害极大,连忙制止父亲。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父亲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望和留恋。

 

 

    多少次昏迷出血,多少次紧急抢救,二十余次进出医院,劳苦一生的父亲最终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多少次帮忙他人,多少次开解他人,爷爷的党性深深影响着父亲。都说好人好报,可为何在父亲身上却是一个讥讽。苦难受尽,病魔缠身。父亲最近总是思前想后,思想矛盾,思绪混乱。为了不让父亲遗憾,为了不让自己遗憾,4月27日晚上,我向父亲重新说了他的身后事,想以此安慰父亲。可父亲说着听着,眼睛却闭上了。闭眼良久,父亲突然说了一句话“心里有点害怕”。我听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父亲确实太累了,全身明黄,双目无光,双脚肿胀,腹似孕妇,母亲已疲惫不堪,我心里难过地默默流泪。之后几天耳边总回响着这句话。该好好反醒一下,临终的老人是那么羸弱,我该怎么善待和宽慰活一天少一天的父亲?!

 

    父亲,为儿女铺设完幸福的道路,终究沉沉地睡着了,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到没有病痛,没有心酸,没有纷争的极乐世界去了。

 

女儿

2013年5月14日


下一篇
魏书珍

魏书珍

1949-2025
江苏徐州
刘一胜

刘一胜

1948-2013
江苏徐州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