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父亲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22125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22125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9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项应帼]于2011年 11月 11日创建    馆长:[项应帼]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十月一,送寒衣

项应帼 于2016-10-17 16:58:31发表

  农历十月初一,又叫寒衣节、十月朝、重阴节,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昨天给家人打电话,让他们替我为故去亲人们祭祀,送上寒衣、送上游子的思念。人的生命诚然珍贵,人的灵魂也将永恒,它永远是亲情割不断的精神慰藉。人类文明的发端首先是从关心生命与死亡开始的,祭祀民俗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天逐渐冷了,人们该为逝去的亲人添置御寒的衣裳了——从纸马铺买来彩纸扎制鞋、帽、衣等,焚烧祭祀,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这个节日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后来,历法改制,人们逐渐把十月一日当作祭祀祖先的节日,并附会许多传说故事,如孟姜女送寒衣和蔡莫烧纸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而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到了近代,寒衣节祭祀祖先的仪式与古时大致相同。十月初一前后,长辈带领儿孙上坟,为死者供上果品、食物、纸钱、纸扎的寒衣、楼台等。出嫁的闺女,也于这段时间回娘家,为去世的父母送寒衣。因地区不同,全国各地送寒衣的习俗也有差异。鲁中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要在纸衣里夹一些棉花,据说这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时用。南京地区送寒衣,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逐渐淡化,许多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旧时,十月初一也是辞场的日子。一年的农活基本忙完,主人要设宴犒劳佣工,俗称“打散场”。佣工们与东家清账回家。而守家的妇女也从这天开始织布做棉衣。
文章引用自:

上一篇 下一篇
项富礼

项富礼

1943-2010
山西太原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