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文
袁军 于2012-12-16 16:34:02发表
祭 父 文
姐姐泪书于二0一二年十二月父亲出殡前
2012年农历10月10日21时50分,冰冷季节中冰冷的时刻,江河封冻,青山失色,我们的父亲,化作九重天上的一朵青云,在我们痛心疾首的哀嚎声中离我们远去了……
“走,去打会儿球吧?”这是农历10月6日的晚上,父亲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随即,父亲坐在凳子上,低头换球鞋,忽然说“哎呀,晕。”就双手抱头,再也没站起来,我们惊慌地呼唤着父亲,叫来了救护车,住高平人民医院,又转长治和平医院,抢救了四天,还是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父亲就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中,跨过了奈何桥,与我们阴阳两隔了……
短短四天,脑梗就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弥留之际,紧闭双眼的您流出了最后一滴眼泪,仿佛所有的欢乐都被您带走了,空气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强忍着悲痛和绝望,为父亲整理好衣装,母亲突然失声长嚎,那一声,让我明白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痛断肝肠。再也抑制不住汹涌的情感,再也抑制不住如雨的泪水,我们疯狂而肆无忌惮的放声大哭。
在四天的抢救中,我们都盼着父亲好,紧张而压抑地过着分分秒秒。您顽强而刚毅地延续着生命,满身的插管让我们看着就心酸。然而,一切的努力换来的只是这样一个结果:父亲没了。
父亲没了,父亲真的没了。我预想过多种结果,或者父亲不能恢复如初,拄上了拐杖,没关系,我们可以搀扶您;或者坐上了轮椅,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照顾您,一样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再不行躺在床上,只要父亲能陪我们说说话,我们就是您的眼睛和手脚。苍天啊!为什么是我们唯一不能接受的结果呢?
作为党员,父亲留给我们的永远都是正面的形象。当我们满腹牢骚抱怨时,您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满足,对党对国家的感激。刚正、豪爽,积极向上,乐观通达,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父亲。也许,是忠诚成就了父亲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您忠于您热爱的中国共产党,忠于您热爱的建筑事业,忠于您的家庭,忠于您志同道合的友人。好同志,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好哥哥,好人……一个好字贯穿于您的一生。1949年农历10月13日出生,到2012年农历10月10日,只有63个年头,难道真的是好人不长寿吗?我们悲恨交加,悲父亲的不再谋面,天上的青云朵朵,我却不知父亲是哪朵。恨老天的不公,生死薄上过早记下了父亲的名字。
我们懊悔不已,懊悔没有为父亲早做体检,懊悔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很少陪过父亲,懊悔总是对父亲关心太少,索取太多。您是那么爱我们,我们竟然无视与您的存在。听您念叨头晕时,我们只是催促:“爸,你天天在医院监工,到医院顺便检查检查吧”,却从没有抽出一点点时间,陪您去检查一下。佛道常曰“罪过”,儿女的过错可谓罪孽深重呀!
父亲具有爷爷的耿直豪爽和奶奶的睿智理性,您是名符其实的孝子,也是叔叔、姑姑们敬仰的好兄长。年轻时的父亲,由于爷爷体弱多病,您早早地就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您节衣缩食,却不敢懈怠对叔叔、姑姑们的帮扶。叔叔成家立业,姑姑修房盖屋,处处都有您的援手和帮助。无论是生活困难,还是矛盾纠葛,在您的调停和谋划下都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有您我们的大家庭就有欢乐、就有和睦、就有团结,您是我们家族的精神支柱。面对高考落榜,满腹惆怅的小叔,您不仅给他精神鼓励和信心,毅然承担起了继续复习深造的费用。在您病重期间,小叔虽然竭力利用各种关系为您找最好医生,最好药品,但无法如众多家人的愿望,父亲还是撒手而去了,从叔叔、姑姑们悲痛欲绝的泪水中可以看出父亲在他们心中的份量是那么的凝重。
作为一名建筑工人,父亲终年四处漂泊,与我们聚少离多。儿时的记忆,父亲多是半年回家一次,还总是在半夜,背一只黄背包,风尘仆仆。父亲没给我们买过贵重玩具,但我还是很希望父亲多回来。父亲的那只黄背包外面有两只拉链口袋,每次回来,一只口袋装包江米条,一只口袋装包糖果,那时不懂事的我,好像喜欢食物比喜欢父亲更多一些,哪些唇齿留香的记忆一直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父亲为人谦逊,刻苦勤奋,虚心好学,随着您从普通工人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我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记得酷爱军事的您,为弟弟买了一支玩具冲锋枪,弟弟心花怒放,睡觉也舍不得放下,抱着枪掉下炕来,也惊不醒睡梦中那脸傻傻的笑。
父亲特别爱吃甜食和油炸食物,我起初不明白,后来想是因为您在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当好日子悄悄降临时,您想通过舌尖上的香甜来品尝幸福的滋味。
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没有能与我们朝朝暮暮,退休后,将很多心思用在孙子身上,教他们练字,打乒乓球,画画,陪他们做作业。父亲的耐心让我有些妒忌,那一次,父亲跟正航说:“好好画,画得好,爷爷给你找个老师,专门教你。”我憋不住,接口说:“我小时候画的那样好,也没见你给我找个老师!”父亲一脸落寞,良久才说:“那时没条件。”我霎时后悔自己的愚钝。看着父亲稀疏的白发,想起父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女儿想开个门市部,父亲就张罗做了柜台,开了门面;女儿想做个蛋糕车,父亲就准备停当,买了遮阳伞。弟弟做生意,资金短缺,父亲倾其所有,丝毫没想过给自己留点养老钱。今年,父亲还时时念叨,说家里墙都掉墙皮了,明年咱装修装修吧。本应该安享晚年的父亲,退休了却身兼数职,四处奔波,大概是记挂着弟弟还没买上房子,孙子念书还要用钱,也或许是不想急于放下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这些我不得而知。我恨自己的无知和漠然,惭愧我们姐弟二人的不争气,总把父亲当靠山,给父亲太重的压力。
如今,千言万语都如梗在喉,当我们明白,漂泊半生,修得广厦千万间的父亲累了,也需要有个依靠的时候,父亲却躺进了那个狭小的空间,任凭亲人的呼天喊地,挥泪如雨,父亲只是沉沉地睡去了。揭开棺木中的被子,我擦干眼泪,细细地看着,父亲的脸上竟然没有一丝的痛苦和遗憾。面对死神,父亲表现出了他一贯的坦然。悲痛之外,我释然于父亲的生活方式:奔波在忙碌的施工现场,欣赏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面对一个个荣誉证书,您是那么的自豪和满足;从事着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乒乓球、篮球、象棋、射击、书法、垂钓,您是那么的兴奋和快乐。您为人随和幽默,处事坦荡利落。您的笑声是那样的舒心爽朗、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您永远是生活的主角,快乐的主角,是亲情的融合剂,是工友们的活宝……
父亲您很少在我们面前炫耀您的功绩,只知道您为建筑事业奔波忙碌了40多年,我们连您从业的单位都说不准。您离开我们后,在整理遗物时从一叠文件的最下端找到了您亲笔撰写的自述稿,整整五页,您漂亮的笔迹跃然纸上,从出生到2012年,时间跨度60年,内容详细完整,讲述自然生动。看完您的自述,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我很惊异于父亲的未雨绸缪,冥冥之中,您好像早已着手为自己准备着什么,只是做儿女的粗心糊涂呀!
父亲啊!您为建筑事业呕心沥血;您为家庭兴旺竭尽全力;您为子孙成长费尽心机,您心中装满了事业、家庭、子孙和亲友,唯独没有您自己。您放心地走吧,我们会照料好母亲;您放心的去吧,我们的家族会永远和睦。呜呼!哭天喊地,痛断肝肠,爸爸啊!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爸爸啊,您一路走好……
不孝儿:袁军
儿媳:卫青
女儿:树琴
洒泪叩拜
二0一二年十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