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敬爱的父母亲大人天国幸福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1775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1775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87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为高级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该高级馆为至尊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上折之一折优惠。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高忠勤]于2009年 07月 27日创建    馆长:[高忠勤]  管理员:[高振乾] [高雪飞

【祭文悼词】

雨天断想优秀祭文推荐

高忠勤 于2010-04-28 18:16:16发表

   

    父亲昨晚住我家。清晨五点半,父亲用餐后又去广场听健康讲座。天气离奇的要命,父亲出发不到五分钟就下起了大雨,我赶紧电话联系父亲,跑步出去给父亲送伞。望着打伞远去的父亲,想起了雨中的母亲!母亲这一生啊,和雨天有着太多的情缘!

                                                   祈雨有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晋西农村,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得好像特晚,农民对大自然,对生活还不能主动去适应、去应对,往往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于是乎,对于大旱的年份、干旱的天气就显示出无奈和恐惧,这时候往往寄希望于神的力量、上天的施救。首先是村上有组织的祈雨活动。小规模的活动也就杀一头猪,把猪头和上等的猪肉敬献给“神”,剩下的猪肉每家每户大概能分到半斤到一斤左右。对于一年四季也闻不到猪肉香的我们来说,那种高兴劲简直像过年。妈妈炒的猪肉,炖的猪肉菜香极了,我相信即使天上的雨神海底的龙王闻到了也会垂涎三尺!我对猪肉情有独钟,再没有什么肉比猪肉更合我口味的了。这种感觉这种情愫大概就是妈妈的巧手留给我的吧!其次是妈妈自发的祈雨敬献。妈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拿出来,发酵好了,捏成水杯一样大小的所谓“三牲”:猪、牛、羊,恭恭敬敬的摆放在院子里显眼处的桌子上,拿小刀把“三牲”的头整整齐齐的割了下来敬献给雨神、龙王,再倒上一杯水酒,点上三柱香,虔诚的磕上三个响头,用祈求的声调向雨神、龙王祈要一场透雨,祈求给天下苍生一条活路。妈妈很会说话的,委婉、虔诚、动听、入情入理,儿时的我相信龙王爷会非常的感动的吧,总之,在妈妈祈雨不久后的几天里,真的就会下起雨来的。我们也因之感觉妈妈非同寻常,妈妈是有大能的!我们兄弟姐妹们在为旱情发愁在为妈妈祈雨虔诚的感动的之余,更多的是关心妈妈敬献完雨神后的三牲,妈妈会把剩下的三牲公公道道的分给我们弟兄姐妹们,而妈妈和爸爸是没有份的,我们也充其量每个人让爸爸妈妈咬自己的一口罢了,也难怪,那时候的白面三牲太好吃了吧!

                                                   止雨得法
    老天爷很会捉弄人的,庄家需要雨水的时候,他能一直旱他个一月四十天而滴雨不下,秋天红枣快成熟的时候是最怕连续多日下雨的,这时每每要下他个十天半月,看着一天天烂掉的枣子,妈妈心疼啊!要知道红枣的收入会占到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的。这时,妈妈就会想办法来止雨。妈妈的手巧啊,她用糊窗的麻纸剪一个纸人(惟妙惟肖),给纸人伸张开来的手臂上糊一个笤帚上弄下来的小枝,把纸人用细线吊在院子里大门口,我们叫这样的纸人为“扫天素”。往往在妈妈的“扫天素”吊出去不久就会雨过天晴的。这一招有时候也会失灵的,这时候妈妈会使出另一招杀手锏的。妈妈让我们兄妹拿一把勺子,一只脚站在门槛外,一只脚留在门槛里,手中的勺子不断的向天空挥舞,嘴里也不断的念叨:一勺子挖天晴,两勺子挖地晴,三勺子向老天爷要个晴天红日头!若要遇到冰雹恶劣天气,妈妈会让我们拿个篦子扔向院子里的天空。

    母亲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丝毫也没有认为母亲的所想所为可笑、迷信。母亲的思想、做法实际上是母亲时代的普遍思想、普遍所为,是原始的,也是淳朴的、善良的、美好的!衷心祝愿母亲的愿望成真,也衷心祝愿祖国母亲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兴旺繁荣!

                                                   雨中稼穑
    老家的老宅子是个大杂院。院中央有分给每家每户的一块花坛,说是花坛,实际上大都栽种上了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只在花坛的边上栽种几棵指甲花。因为缺水,这些农家植物是一定要在雨天或者雨后及时栽种的。一到下雨,妈妈会和村上许多相好的婶婶大娘们相互交换辣椒、西红柿、黄瓜、指甲花的秧苗。一块不大的花坛,妈妈会科学地间作各种秧苗。一株株秧苗在妈妈的精心侍弄下,接受着细雨的沐浴,像一个个快乐的娃娃在妈妈的怀里让妈妈哺育!看着雨中忙碌的妈妈,仰天吮吸一两滴雨点,心里美滋滋的,甜极了!小秧苗在妈妈的不断松土、施肥、扶植下一天天长大。刚结出的小黄瓜像娃娃的手指头,可爱极了!小黄瓜在我们一天天眼巴巴的等待中长大。等到终于可以摘黄瓜吃了,妈妈一定让我们吃个饱。当时候怎么也不知道那个黄瓜为什么那么香甜上口啊?!西红柿和辣椒则不同,由于成熟期比较晚,每天看都还是青色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在意。不过,只要熟了,吃起来还是蛮香的哦!指甲花一般在夏秋之交才开的。等到花朵够多的时候,妈妈把能采集的花全部摘下来,放在碗里捣碎成花泥,再去地里摘几片蓖麻叶子,睡觉的时候妈妈给我们每个人的指甲上放一丁点花泥,用蓖麻叶子包起来,细线扎紧了。次日凌晨早早的醒来一看,一个个指甲红红的,恁好看的!于是跑出去在同伙们跟前炫耀起来。也不知道妈妈在农事、家务那样忙碌紧张的年代,哪来那么多闲情逸致啊?!妈妈在我们搬新家后,院子里还一直栽种如上植物。每到秋季,宽大的院子四周到处是累累的果实、鲜艳的花朵。在我的眼中,一直浮现的是妈妈在雨中忙碌的身影!

                                                  雨天磨难
    母亲是个多灾多难的人,好几次在雨中劳作时差点送上了性命。第一次是在劳作回家时招贤巷遇险。招贤巷是通往临县招贤镇的必经之路,那是怎样的一个巷子呀?是从高山上凿出来的一个陡坡,坡度大概在四十五度左右,因两面都是壁立的高山故得名。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坡巷,质地是土的,雨天当然是寸步难行!大概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吧,地里忙完活计的母亲回家,正走在招贤巷半坡,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顿时雨水顺着山坡冲了下来,母亲慌乱中被冲的跌坐下了,顺着泥泞的坡巷,左躲右闪和凶猛的山水一起被冲了下来,要非坡底一道圩水的土楞挡住,母亲那次一定是凶多吉少了!在老宅外面打谷场玩耍还未来得及回家的二姐亲自目睹了母亲遇险的全程,至今说起来还心有余悸!第二次是在我师范毕业的那年,也是在上地回家途中,在我家脑畔上方,也是很陡的一段土路,由于山雨来的突然且凶猛,眼看快到家的母亲被滑到在地,这一次母亲没有逃突厄运,手腕当场骨折。母亲是在次日疼痛难忍之时,自己步行十里山路到坪头医院接骨治疗的。那时我们弟兄三个都在县城离石上学,姐姐们又都出嫁,母亲寄宿在二姨家,受到了二姨和表姐玉梅的悉心照料!

    母亲一生一刻也没有停止劳作,包括在雨中!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用自己的辛劳、磨难换来了举家的殷实、富裕,也收获了儿女们刚毅、勤劳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将以身相传、口口相传、代代相传,让母亲永远活在她的子子孙孙的心中

                                                  雨中施爱
    大杂院中住着四户人家,在日常的相处中免不了磕磕碰碰。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彼此之间有了分歧每次都忍让了,每每这时,母亲自我安慰:“和为贵”、“让人一步自己宽”,所以不管哪家哪户,都愿意和母亲相处。不过母亲心底自有一杆秤,和哪家哪户该怎么相处而不致自己受到伤害,她自有分寸。在大是大非面前,母亲会抛开所有的个人恩怨的。有一次,同院一个大姐去深沟挑水,顷刻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邻居伯母着急的要命,生怕她的女儿有个三长两短,又是哭又是闹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雨势凶猛也没有个好办法,只好安慰伯母:孩子也许自己会躲避好的。伯母还是像发疯一样的闹腾。母亲突然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父亲冒雨去深沟里找孩子!她打伞去奶奶家叫回了父亲,和父亲简短的说明了情况。父亲也是个热心肠,穿了件雨衣,拄了一把铁锹,二话没说就走了。那条沟啊可真够深真够险的了,不仅路窄,蜿蜒不好走,全程都是粘质土路,遇雨哪能走啊,一不小心就会滑到万丈悬崖的!父亲走后母亲的心就给了父亲和那位邻居姐了——母亲每天都要去深沟里挑水,她何尝不知道雨天去深沟的危险啊?!谢天谢地,邻居姐半路避雨在一孔窑洞里了,福大命大的父亲也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日后父亲谈起那次深沟救人的危险,母亲还一直觉的对不住父亲呢!
    母亲是善良的、有大爱的,也是勇敢的、无私的!母亲的这种精神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下来的,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将义无反顾地、不折不扣的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母亲永永远远的、旺盛繁荣的家族后代!


                                                                                               2010.4.25日
 


上一篇 下一篇
薛成有

薛成有

1934-2009
山西离石
高清德

高清德

1932-2013
山西离石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