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43876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43876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四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七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严新江]于2012年 08月 28日创建    馆长:[严新江]  管理员:[向华

【祭文悼词】

“家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

严新江 于2012-10-07 23:39:57发表

 

余健:您好!
   我一直还没有详细介绍,我们未来的“家”——龙台山公墓。今天我把龙台山公墓向您作个介绍。在介绍以前我们重温一下“家”的概念。记得我们第一个“家”是安在您的单身宿舍。后来要生小孩了才分到一个十分简陋的平房安了第二个“家”。您调动工作后我们搬到我厂建立了第三个“家”。后来为了买菜方便又调了房,安了第四个“家”。第五个“家”就是我现在住的紫荆花园。我们在这些“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我们互相搀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嬉戏,其乐融融!为了让这个“家”不断延伸,我还在女儿的婚礼上,亲自书写一个“家”字作为礼品送给小俩口。您肯定也记得吧?
   您住院期间还十分惦记我们的“家”,时不时的发出“有家不能回”的感叹!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又将安一次“家”,就是龙台山公墓。
   为了对家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推荐“家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的文章,它是一家咨询公司的朋友发给我的关于“家”的诠释的绝好文章,供您赏阅。
 
您的江2012-10-7
 
 
     “生命,是一个荒芜到芳草萋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最不能忽略的,是家。家,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意识里,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
  我常常在思考“家”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是在疲惫时回到家后爱人真情的拥抱,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还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家是一次次失败后的鼓励……
  家,只是一个字,却是在经历了纷纷扰扰的世间情,世间事,世间人纠缠喧嚣之后,一个最温暖的去处。家里家外,亲人,朋友,爱人,亲情,友情,爱情,每天围绕着家展开、伸缩,或远或近,或浓或淡,或离或散,或真或假的情感、苦辣辛酸在家的左右上演,诠释。家,很简单,内容,却丰富。
  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回家了,吃饭了。”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都储存着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虽然可望而不可及,却带给我无限的遐思与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圣杜甫早已道出了对“家”的牵挂。失足时,家是谅解的甘露,是宽容的怀抱。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子的企盼,浪子毅然回头,方知犹未为晚。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家不是酒店,不是茶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家是扶老携幼的承担,是传宗接代的责任。即使富甲天下的比尔.盖茨,也只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把巨额财富捐给了那些需要家的孩子和需要孩子的母亲。“有钱能使鬼推磨”,却惟独买不到亲情,买不到家。世上没有不老的容颜,不散的筵席。当珍惜时且珍惜,莫等老来有家回不得,“空悲切”。
  当我们无奈又无憾地适应自然规律的时候,家是驶向彼岸的此岸,是通往来世的港湾。你播下的种子已在这里开花结果,你培育的后代已接过了你肩上的责任。你的姓氏通过儿女得以继承,你的血脉通过子孙得以延伸。因为有了家,你灵魂不灭;因为还有家,你死而犹生。
  对男人来说:“家”就是在外碰到挫折最觉得温暖的地方,是一个避难所;是快乐时的安乐屋。是烦恼时的出气所;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能睡的地方。
  对女人来说:“家”就是你这一生中默默奉献和操劳的地方,当你疲倦的时候,你会告诫自己不要倒下;当你脆弱的时候,你会鼓励自己坚强些;当你受气无处诉说时,“家”只能是一个女人默默流泪的地方,在女人心里“家”应该是一个挡风避雨的港口,以不至于在暴风雨的夜晚也不会恐惧,家是心受伤的一座医院,无论你有多大的委屈、多么的受气,在家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安慰和体谅。女人多么希望家是一个在疲惫不堪时歇脚的驿站,当伤痕累累时,家就是一个避风的港湾。
  其实,“家”就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和酸甜苦辣咸相结合的一种磨练,家是一本难念的经。
  家也许就是一种期盼,是每天下班后放弃一切急匆匆赶回去的地方,有时候,无论你走多远、在外过多么舒适的生活,你都会牵挂着它,即使远在天边你也会想到立刻回去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牵挂的“家”。“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记不得这样温馨的文字出自哪本书了。确实,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声是因为有家,以内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家,就是经历世间艰难之后,让心灵停靠的港湾。在人生的海洋中打拼疲惫之后,回到属于我的这个家,在家人无言关爱的目光中,无语的默默抚慰中,修复自己千疮百孔的心灵之舟,这个小港,风平浪静,没有灯红酒绿的浮躁,没有莺歌燕舞的妖娆,只有温情,只有安宁。
  家是人们最牵挂的地方,家是爱心的归宿;家是魂牵梦绕的爱巢。家就是你和你相爱的人坐在沙发上聊,收藏他(她)的点滴哭或笑;家是和他(她)一起慢慢变老的地方。家是温馨的、家是温柔的、家是快乐的,家也是丰富多彩的;家是纯洁的情感的地带;家是我身心依赖的一个港湾;家已经深深地驻扎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有了一个家,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有了一个家,就会明白幸福的含义;有了一个家,工作事业会更成功!当我开心的时候,当我烦恼的时候,当我被人误解的时候,当我不如意的时候,只有家才是我温馨的!有了家的呵护,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情感的重要……
  家是一首写不完的诗,是人类最本质、最相互的一种情感!朋友,请爱你的家……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个幸福的家,都有个温柔的港湾让你依靠!” 
 
龙台山这个家如何?请看:
龙台山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地处重庆西郊、中梁山西麓,据载始建于北周明帝武成年间,历经千年风雨,今天已成为重庆直辖市西部门户的新兴重镇。全镇幅员面积29.5平方公里,总人口18305人,位于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段第一出口处,是重庆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主城区外围组团之一,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7年被列为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交通便利发达。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主城区与璧山、江津等西部县市的必经之地。镇内除成渝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外,还有襄渝铁路、赖白公路等数条交通干线,近年来,又新修含黄路、含金路、含青路、龙华路等几条高等级水泥公路,初步形成全镇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镇区与西永火车站毗邻,距重庆市主城区约20分钟车程,距长江上游最大的水陆联运港——九龙坡港约20余分钟车程,距重庆火车站30分钟车程、重庆机场40分钟车程。 
  自然条件优越。中心海拔290多米,属浅丘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农田广布,土壤肥沃。东部中梁山脉森林广覆,石灰石、白云岩资源丰富,质纯层厚,开采条件良好。镇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热量充足,四季较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主要河流梁滩河自南向北流入嘉陵江,现有金银沟水库、宋家沟水库、余堡水库等多座水库。
  龙台山陵园是经重庆市政府、市民政局等统一规划、立项、批准建造的永久性市级大型社会公共墓地,地处九龙坡区含谷镇,占地405亩,总投资2.5亿元,安葬规模30万位,是市民政局“九五规划”中为重庆广大民众生后安排的永久安息地,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集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建筑艺术、人文景观、追思祭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观光陵园,是逝者的后嗣子孙及亲朋好友瞻仰祭祀、缅怀追念的祭祖胜地,是神圣、崇高、庄严而又充满生气的纪念性建筑组群。
  陵园选址力求“地臻全美”,历时三年;九六年元月由市规划设计,依据“依山而营”的原则,建筑组群充分体现国人“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传统伦理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审美理想;其建筑序列的配置,强烈象征对人类生命的理性尊重;九七年元月通过市级规划评审,评审会议认为:“这是重庆市陵园规划建设的一个范例”。
  陵园实际占地面积为405亩,座东向西偏南北线。外有几百亩宋仙湖水紧护陵园,内有仙南湖,仙北湖。陵园后倚横亘重庆西部中梁山脉,而中梁山脉系著名的华莹山脉的分系,其势如巨浪,重岭叠嶂,生龙奔腾。龙脉行至含谷镇突伸一支脉,委蛇东西,势来形止,似行龙之露爪;东而西望,园内两峰前亲后倚,负阴抱阳;南而北望,两峰呈峦状,光润圆满,净厚涌动,体正并列,如兄同出,雄雌行随,形似状元笔架,是传统地理理论认为的“龙脉结气之处”,又含“文昌”之意;陵园占地,貌若一万年神龟,近水而形真。前亲著名的转山坪,近揽“睡人山”奇景;左傍宋家沟水库,右携“仙女山”。其“来积止聚,冲阳和阴”,从客观上形成了“集天地之浩气于园内,聚万物之灵性于陵中”的地理效果,堪称重庆市所辖地内建园造陵难觅的生气融汇聚结的“全气”之地。“才情者,人心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重庆市龙台山陵园将传统文化中精粹的山水理念观照在自然山水之中加以人工裁成,将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有机契合,从而赋予整个陵园深沉隽永的美学气质,并成为中国传统伦理追求在陵园山水审美中的精神象征符号。
  重庆市龙台山陵园建筑组群的格局是陵园营造的又一重要部分,各种建筑的等级、规模、数量及造型,均按一定的空间序列。这一组以明确的中轴线组织的既各自独立、又有主从关系的建筑组群,力求建筑景观的人文美与山形地势的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创造出具有宏伟气势和魄力,充满纪念氛围的空间环境。从中轴线的组织、建筑序列的配置、局部建筑形式的处理、空间体量的广狭、高下等、都全面遵循“陵园与山水相称”的基本原则。以中轴线为纵轴,以人工湖为横轴,形成左右对称又非绝对对称的格局,是龙台山陵园中轴线的一大特色。在景观上它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构图技法上“平远、深远、高远”的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这种曲线、动态的景观,赋予更加流畅、生动,充分体现“阴地以紧拱奇”、“阴地求一线”的陵园用地特色。
  陵园建筑组群由32个单体建筑构成,配合地形,根据功能可分为:入口区、门内区、神道、祭坛、堂塔区、地墓区、园林小品等。为追求国际观光陵园的理想,陵园地陵区边沿种植20—40的绿化林带,既使陵园与外界隔离,又让陵区以自然优美的环境融入大自然之中,真正体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水中种荷,岸边置石,湖心筑岛,沿岸栽树,亭、台、榭、阁点缀于湖光山色之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无处不景、情随景迁、终而形成祭者留连而乐,逝者恋居而安的龙台气象。
    
  含谷古镇历史悠久,民间素来有“先有含谷,后有丰都”之说。丰都为“鬼城”,是常人死后罹受磨难的地方,而含谷则为“瑞都”,是得道众生身后升天享福之处。现在龙台山尚存多处古墓,可证巴渝陵寝源流之正宗。在此辟建龙台山陵园,可谓使中国传统殡葬文化发扬光大之举。
  《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乘生气即是选择风水宝地安葬先辈,以图保佑后人安康得福.1996年,我园恭请亚洲著名风水大师凌宏先生主簿,会同内地众多地勘专家,在数百处建陵用地中,择定了龙台山这一得天独厚、千里难寻的风水宝地。
 
 
            

 


上一篇 下一篇
余健

余健

1955-2012
四川乐山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