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恨没有去了江阴,一走了之!于是想起了母亲。
母亲是个好妈妈、好妻子,更是个孝顺婆婆的好媳妇!今天谈谈母亲孝顺婆婆。
爷爷去世时我的父亲才11周岁。奶奶是个小脚女人,父亲打那起承担起了男子汉应该承担的一切,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和父亲婚后,随着我们兄弟姐妹相继出生,家庭担子越来越重,父亲整日忙碌在田边地头,于是一切家务的重担自然落在了母亲身上。
那时农村吃水都要在深沟里去挑。全家八口人还有牲畜用水基本上是靠母亲去挑的。母亲把奶奶的水缸时常挑的满满的。奶奶是个封建思想很严重的人,不时给母亲甩脸色看。有好多次母亲把水挑到了奶奶门口而被奶奶拒之门外。母亲从来没有和奶奶计较什么,反而时常反省检点自己:婆婆守寡多年性格脾气暴躁点是在所难免的,一定要让婆婆高兴,让婆婆长寿!
七十年代的晋西农村还是相当的落后贫穷,家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母亲每次从地里掰会苞米来摘会豆角来,总要把最好的给奶奶放下。冬天的蔬菜是储藏在地窖里的土豆、萝卜,母亲每次用筐箩从地窖里吊上土豆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筐箩猛抖几下,这时颗粒大点的土豆自然浮在了上面,母亲把最大的给奶奶送回去。逢年过节时我们可以吃上像样点的饭菜,母亲总要把第一份菜给奶奶奉上。
奶奶病重时我十二岁了,记忆更清晰了。当生产队长的父亲忙的不可开交,伺候重病的奶奶全靠母亲一个人。四十多岁的母亲有无穷的力量,每天要负责把奶奶背出院子来晒太阳一两次,给奶奶换洗衣服,给奶奶做最好的饭菜,到后来奶奶连大小便都失禁了,母亲没有让奶奶受一点点的罪!父亲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非常感激母亲对奶奶的好来!奶奶去世前会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好,好,奇巧!我们无法得知奶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一位本家叔叔这样解释:老人家评价母亲伺候的好,服侍的方法好、做的饭菜好,手巧啊!
妈妈,老家有句俗语叫“娶媳妇像婆婆”,我多么希望您老的三个儿媳妇都能像您啊!妈妈您走了,但愿妈妈在天有灵能影响教育您的几个儿媳妇好好孝顺还健在的父亲,让父亲安享晚年,让您的不肖儿子们能有安稳幸福的日子过!大能大德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