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几年以来,父亲一个四十几年前的小学同事打听到联系电话后,多次邀请父亲一定要抽空去他家做客,但父亲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后来那个老同事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说是要了却他几十年来的一桩心愿,为的是要感谢父亲当年的救命之恩。原来老同事之妻当年患了重病,是父亲把仅有不多的工资全部借给了他(并承诺如果不够还会另想办法),才使他妻子得以重生。其实,父亲对这件事早已失去了印象。在老同事的盛情邀请下,父亲于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亲自带着礼物专程去看望了老同事夫妇。其实,父亲调其他部门工作后,也同样以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帮助过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任某乡党委书记时,父亲结识了敬老院的一个盲人。从此以后,父亲无论是在县里还是在市里工作,每年至少有一次带着衣物去看望他,以至于父亲每次去那里,还在远处他就能听出父亲说话的声音。在这个社会,对于一个多年在领导岗位的人来说,不管你能办不能办,都肯定免不了别人有事相求。对于实在不能帮或帮不了的忙,父亲则会说清楚道理,目的是希望求助者理解(当然理解不理解,则是别人的事情)。对于通过努力有可能办好的事情,父亲则会很干脆地答应一定会在力所能及和符合规则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如夫妻分居、子女就业和住房等问题,是困扰许多人的人生大事。那时,税务系统就已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系统内则很难解决这些事情,而当地政府又不太管也不愿意管。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父亲除极力争取当地党政的支持外,甚至有时还亲自带领需要帮助的干部职工去找有关部门和人员协调关系。在父亲的努力下,许多人都得到过帮助。八十年代末,父亲还通过多方努力,统一集资征地建税务新村,为几十户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父亲还为干部职工的一些具体事情操心,如积极创造条件,为系统部分大龄青年解决成家难的问题;亲自赴省城协调处理职工车祸善后事宜;想办法安排车祸职工之弟补员进入税务部门工作;亲自护送职工去外地治病,等等。父亲在乐于助人方面的事例真的太多太多,在此确实难以一一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