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解)‘圣女又问大鬼王说:“我的母死了到这里来,还没有许久,不知道他魂神应到何种恶趣里去受苦?”鬼王就问圣女说:“菩萨的母亲生在世间时,习何种行业的?”圣女回答道:“我的母亲信邪见的,并且讥诮谤毁佛、法、僧三宝,设或暂时相信佛教,旋又不相信了,现在虽是死得不多日子,也已经不知道他所在的地方了?”
(释)圣女既知道地狱在此处,但是仍旧见不到他母亲,所以又要问鬼王了。魂是气的神,人死了,他一个不死的神魂,就是鬼。行是叫做进趣;业是人所造的善恶。造何种善,得何种善报;造何种恶,得何种恶报;报应分明,丝毫不差的。所以鬼王先要问明白了他母亲的行业,以便查寻。三宝,佛相端严俱备为佛宝;三乘圣教为法宝;出家修持为僧宝。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解)‘无毒又问圣女说:“菩萨的母亲姓氏,以及何种等级?”圣女回答说:“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都是婆罗门的种族,父亲号叫尸罗善现,母亲号叫悦帝利。”
(释)三代以前,姓氏分为二种的,用姓称妇人,以表其婚姻;用氏以分别贵贱,贵的有氏,贱的只有名没有氏。印土有刹帝利(五种)、婆罗门(净行)、吠奢(商贾)、戌陀罗(众庶)四姓。尸罗是梵语,我们叫性善,是说好行善道;善现是我们的华语。这名氏虽然好,但是存心不好,都是邪执谤正的。鬼王问清了行业,再问姓氏种族,那自然更容易查明白了。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解)‘无毒合著掌,报告菩萨说:“愿圣者回返到本来的地方去,不要过于忧愁记忆你的母亲,也不必过于怨哀恋念你的母亲。你的母亲悦帝利罪女,脱离地狱,生到天上去以来,已经至今有三天了。天上下示,说是承孝顺的子女,为他母亲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的功德。不但菩萨的母亲得脱地狱,应该在这无间地狱受苦的罪人,这一日都得受著快乐,俱同他生讫完了。”鬼王说罢,合著掌退去了。
(释)鬼王起先不知道是什么人,一听是悦帝利罪女,那就知道这位是大孝女,所以要合掌恭敬起来。因孝女有这样的大孝心,自然感动了佛,也自然感动天了,所以天下诏示,叫他的母亲上天去,连同地狱的罪人都上天去。你想孝的功德弘大不弘大呢?因此古人要说,‘百行孝为先’了。凡是孝,第一要随顺父母的心意,还要好好服侍他,使父母心中快乐。现在孝女起首,劝母信正道;中间,忆母为兴供养布施;末了,救母出苦上天;像这样的大孝顺,是从古未有的呀!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解)‘婆罗门女,俄而如做梦一般的归来了。觉悟了这事情后,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的前面,立了弘大的誓愿说:“愿我尽未来的劫数,为应有罪恶苦果的众生,广遍的设立便利方法,使令他们都能解脱应受的苦趣。”’
(释)寻是俄顷。因孝女本来在家里端坐念佛入定的,俄顷像做梦醒了一般,便悟到因果报应、业海地狱的种种事情,所以顿时便发起道心来。再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的前面,立下弘誓大愿,情愿尽未来劫,设方便法门,救尽一切受苦众生,在后再来成佛,以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救度他母亲,脱苦上天的大恩德。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解)佛告诉文殊师利说:‘这时候的鬼王无毒,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这时候的婆罗门女呢!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
(释)从前因文殊师利请问地藏菩萨的因地,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一段地藏菩萨未成道以前,行孝的事实来,使一切众生,知道广行孝道的功德,及种种行孝道的方法。地是万物所依据的,孝是无论贵贱万民所依此受用的,能行孝道,譬如能藏财宝一样,他的福德取用无尽的。可知道地藏二字,也是依孝顺立名的。财首名义,财是人所宝贵的;首是万行以布施为首。有了财方才可以布施,比喻广行孝道,如积财宝;广度众生,如大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