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冷暖为社稷,风采展现新热能
—庆祝热能工程系建系50周年
春归大地,紫荆花开,热能工程系迎来了50周年系庆。
乘借人民当家作主、共和国成立的东风,随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启动的脚步,我校在1932年成立的机械工程系动力组基础上,于1952年正式建立动力机械系,也由此注定我们要与国家的基础能源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紧密关联。1978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延伸和拓宽学科内涵,将动力机械更名为热能工程系直至今日。在与祖国和人民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建设发展历程中,热能系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0载,其优秀人才遍布江南江北的祖国大地之上,其不灭影响铭刻发展变迁的历史画卷之中。平平凡凡的系科,黯然逊色的字号,却滚滚潮流浪花里始终为站在浪尖的弄潮儿,依靠不懈努力默默奉献自己全部的心力,浇育着大地绿草上的鲜花,承垫着中华航程中的灯塔。热能系除培育出数十位两院院士、国内外著名学者、党和国家擎天大柱外,更输送了数千名动力、能源及相关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国家基础建设队伍的核心骨干部分,还有享誉国际领先国内的不俗业绩和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领头羊”在内的重点学科,积沉昨日丰厚的底蕴,构筑今天坚固的基石,继续开拓引导未来,建设强大祖国,服务中华民族。
热能系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起步期,致力构架我国热工、动力的初步学科雏形,创立自己高水平的学科框架,适应建设国家工业体系要求。随后基本沿着围绕国家工业化热工动力体系形成、提高热工动力设备性能与效率、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转化这一轨迹,进行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生态环境和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热能系及时调整战略,把人才培养、发展规划与具体措施构筑在“能源与环境”的大主题上,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大转折,正思考和开始迈向生态能源之路。当前学校正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纵观国家建设蓝图、能源需求与构成和我们50年历程,热能系正处于发展的重大关口,历史给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面临艰难巨大的挑战。50年喜庆,带来了荣耀、自豪和祝福,呈现出机遇、挑战和希望,承接着信心、思索和压力。
热能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因为从这里毕业和出去的系友、学生、教职工、给予无私支持的各方亲朋好友和各级领导,我们由衷的感谢,铭刻在心里!辉煌已成过去,挑战展现未来,未来才是我们的源泉。真诚热切地期盼、也充满着自信,我们的系友、同学和教职工会以平凡的工作和业绩给热能系一个灿烂的明天;各方亲朋好友和各级领导继续给与关怀、鼓励和全力支持。应该看到,尽管我们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地位,与国际上知名学府仍有明显差距,我们也都责无旁贷,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而奋斗之时,会也要自强不息,挺起民族的脊梁。
情系冷暖为社稷,风采展现新热能。我们相信,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