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天安门旗手胡其俊纪念馆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20644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20644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0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亲情指数为三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八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胡亮]于2011年 10月 05日创建    馆长:[胡亮]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胡其俊没国歌没护卫独自升降旗26年临终前仍不忘升旗仪式

胡亮 于2011-10-05 10:24:20发表

没国歌没护卫独自升降旗26年 临终前仍不忘升旗仪式     胡其俊
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已经成为许多人国庆节必做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30年前,没有奏响的国歌,没有围观的群众,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一直是由一位供电局的电工胡其俊负责升降。从1951年到1977年,这个“一个人的升旗仪式”一直持续了26年。今年国庆节上午,这位迄今为止担负天安门升降国旗任务时间最长的“老旗手”因病去世。   胡老的儿子将父亲生前珍爱的小国旗放在遗像前
10月1日辞世 临终仍念升旗
  昨天,记者走进胡其俊老人的家——一所简单的民宅,遗照里的老人笑得安详,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主演”了“一个人的升旗仪式”长达26年的升旗手。胡老的家人告诉记者,78岁高龄的胡老一个多月前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而国庆节这天,胡老去世了,临“走”前还念念不忘已经告别了30年的升旗仪式。“他问我们:‘今天几号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胡老的儿     胡其俊
子一度哽咽,“我们告诉他是10月1日,他说了一句‘该升旗了’。”随后,这位迄今为止升旗时间最长的老旗手安然辞世。老人的子女们表示,胡老原来是北京市供电局里一名普通的电工,工作勤恳,为人低调。他们只知道父亲是在供电部门工作,其他的老人从未提及。直到1993年,胡老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他们才知道父亲曾负责在天安门广场升降旗。
无国歌无护卫 独自升旗26年
  记者从老人在世时接受媒体的采访及日后对儿女们的只言片语中还原出当年升旗仪式的情形。据了解,那时还没有国旗班,每天只有几个战士轮流守卫旗杆。也不是每天都升旗,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及节庆日等特殊时刻天安门广场才会升国旗。   1949年开始,胡老的师傅陈先生负责在天安门广场上升降旗。1951年9月30日,胡老得到通知,要求他担负起升降旗的任务。“记得第一次升旗的时候,我心里是又高兴又害怕。”当时胡老22岁,头天傍晚,胡老从天安门广场管理处领来国旗,晚上根本无法入睡,一会儿起来看一下闹钟,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刚蒙蒙亮,他便匆忙穿好衣服,骑车半个小时来到广场,仔细将国旗系好、展平,等天边的太阳一冒红,就扳动旗杆下小配电箱上的开关,国旗就缓缓升上天空。“在升旗的这一刻,没有奏响的国歌,也没有群众围观,四周就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旗杆前把国旗升上去。”   他第一个从金水桥上走出来升国旗。如今,这个路线已经成为升旗仪式的正式路线。但对当年的胡其俊来说,那是因为存放国旗的天安门管理处就在金水桥里面,那是他的必经之路。   他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他先把国旗升到杆顶,然后降下来,约摸停在第二节旗杆的中间位置,就固定了下来。此后,他还特意跑远了,看看旗子的高度,觉得满意了才离开。这个独自琢磨出来的降半旗标准后来成了惯例,并被写进了国旗法。   他第一个以太阳升降为标准来升旗和降旗,尽管只是目测。这对他来说并没太多深意:作为一个“业余”的升旗手,这是最方便和自然的做法,以便让他既可以升旗,也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后来,这种做法被延续下来,并且进行了细化。人们甚至动用了科学测量,专门编排了“国旗升降时刻表”,以确定准确的太阳升降时间。   1991年,当国旗护卫队代替了国旗班负责升旗时,旗台进行了改造,已经不需要翻越护栏才能进入了。胡其俊用过的22米高的旗杆,如今变成32.6米高,升旗的人数也从3个,变成了36个。   “其实对爸爸来讲,那时升国旗只是他的一件‘业余’任务,平时他还得照常在班组里工作。” 就这样,胡老的“一个人的升旗仪式”一直持续了26年,直到1977年北京卫戍区部队“接手”。但之后的每年国庆节,胡老仍要去天安门广场走走。
班长写书 幕后英雄浮出水面
  前天,在胡老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物——第一任与第八任国旗班班长。“我一直把胡老当作一位前辈来看。”第八任国旗班班长赵新风对记者说,胡老是迄今为止担任升降国旗任务时间最长的国旗手。1993年,赵新风为写书收集资料,几经打听,了解到1951年到1977年是由供电局的电工胡其俊担任升降国旗的任务,于是联络到胡老,“当时我想将见面地点约在胡老家,可他说‘不用啦,我对天安门熟悉得很’。接着,他就骑着自行车来找我了。”   之后,胡老还加入了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下的报告团,每位团员都有一面手掌大的小国旗,可以粘在胸前。胡老的儿子对记者说,老人生前十分珍惜这面小国旗,他们打算让这面小国旗陪着老人一起走。


上一篇 下一篇
胡其俊

胡其俊

1929-2007
山东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