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事情较多,所以孩儿有好几天没有动笔了。趁着今天周末有空,孩儿思绪万千,想就心目中的父亲做个评价。首先,我认为父亲您劳苦功高。
父亲您一路走来,始终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苦字伴随了父亲您不平凡的一生。孩儿明白,您的苦既是环境所起,也是您讲名气争志气所致。您的苦写在脸上,由于平时工作量大,劳动时间长,生活艰苦,比同龄人更加显得苍老、消瘦;您的苦刻在身上,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手掌、脚底磨出了老茧,肩膀压出了凹陷;您的苦埋在心底,平时工作再苦、再忙、再累,从不张扬、从不埋怨,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承担着。
父亲您一生工作辛苦。作为儿子,您五、六岁就开始承担家务、照顾弟妹,十来岁就在生产队帮挣工分;作为父亲,您一年四季既要为农业生产劳心费力,又要想方设法在外面做木工活挣钱,但是不管怎样,您都能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既把农业生产抓得像模像样,又把木工活干得风生水起。每年下来,农业生产增收,木工活声名远扬。一辈子的农业生产、大半辈子的木工手艺、两次的房子修建、十年的果园承包、三个大学生的培养成才,等等,一连串的大事、难事、好事背后,凝聚了您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就连生命的最后一刻,您都不忘劳动,汗水湿透了衣服,泥巴沾满了大腿,这些成绩是父亲您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结果,是您日晒雨淋、挨饿受冻的结果,是您践行“自己活着就是为家人过得更好”的结果。
父亲您一生生活艰苦。有过旧社会苦日子的煎熬经历,您特别懂得勤俭节约,平时除了喜欢喝点自家酿制的米酒,吸点便宜的烟外,没有其他任何不良爱好。在家里,一日三餐对伙食您没有半点挑剔,孩儿记得最清楚的是,黄豆、花生、辣椒是父亲您常吃的几道菜,平时吃的菜不是少量黄豆就是少量花生,或者就是清炒辣椒;在外面做包工也是如此,您吃的是从家里带去的坛子中的菜或者辣椒酱,再加上偶尔买点青菜,从来没有买过肉、鱼之类的荤菜,同行对您的节俭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您穿着也十分随意,不管是平常还是逢年过节,您都不讲究,只要是衣服,再旧、再土您都穿;只要是鞋子,烂了、破了您都穿。
父亲您一生钻研刻苦。您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学生时代,您上课专心听讲,勤学好问;每天放学后,尽管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妹,但您都忙里偷闲,善于挤出时间来搞学习,您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是老师和爷爷、奶奶一致公认的好学生,大家对您寄于厚望,但由于阶级成分的原因,最终只能辍学。拜师学艺,您同样吃得苦、不怕难、肯钻研,白天虚心听师傅教、自己认真做,晚上反复想,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待学艺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师傅对您的评价是:在同行学徒中,您悟性最高、用时最短、手艺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