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辽宁省盖州县,生活了近十年的光景。小学刚升四年级时,随父母移居到省会城市沈阳。后来,念大学期间,母亲去世。再后来,工作,结婚,成家,生子,走过不少地方,经历了父亲过世时未能见到最后一面的伤痛煎熬,凤凰捏盘,我却不能欲火重生。父母不在了,那块生我的热土就成了我心中的圣地,故土难忘,是父母生息的地方,我的根所在。渐入人生倒计时的我,多么想回去看看,瞻仰那片亲情的所在,回归儿时的光阴,那将是人生最后的渴望。
儿时的一切,魂牵梦绕,拉着我的手,做好回乡的一切行囊准备。临行前,我突发奇想,上网搜搜故乡有没有变化。这一搜可曾想,这哪里还是那记忆中的古朴小镇?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我要找的是我生活过的城关角下的街道,那对于幼小的我还是高大巍峨的城楼,还有那铺着绿色苔藓,长满野草,遍地是各色大碗花的城垣...。东关那边还有爸妈的一个院落,总共是13间(五间正房,西厢三间,大门厅独占一间,两侧各两间,和一个二/三百平米的院落),那是较典型的民国时期的民宅。
我上网同我的小老乡聊天,了解情况后,我对一位年过七旬的我,不计后果,拼病弱余生的精力,千里迢迢去眷恋一个满目皆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小城的必要性产生质疑。不去见她,不想给感觉留下满目疮痍,不想给感情留下丢失的遗憾。让那童年的小镇永久地搁浅在我记忆的扉页上,美好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