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克勤克俭的老爸老妈
老爸老妈一生勤俭持家,用勤劳的双手为儿女构筑温馨的家。
老爸的勤奋是从少年时代养成的。我们的大伯凭着勤奋考入了河南大学,成为苗家人的骄傲,这对老爸影响是很大的,老爸少年时用功读书,立志考入大学,终因当时社会局势动荡和家庭困难等原因未能如愿,但老爸参军后在实践中显示出了他勤奋的本能,入朝第二年入团,荣立三等功,第三年入党,再立三等功。他把战地小报办的有声有色,很受欢迎。回国后,从担任军校教员到师机关的新闻干事,宣传干事,再到团宣传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乃至报社副社长,老爸用他的履历给我们诠释了“勤奋“二字的涵义。他写的多篇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云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大报大台采用。老爸从不炫耀自己,他非常珍惜部队给他的荣誉。1966年6月,他作为铁道兵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代表赴京出席表彰大会,刘少奇,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老爸珍藏这幅照片50多年至今完好无损。
老妈也是我们家勤俭的楷模,她从小就学会了做针线活,纺纱,织布和干农活,在随军之前她带着我们姐妹仨,干农活挣工分,做家务,有一段时间还上秦岭修渠,那时生活条件极差,饭都吃不饱,还干着那么重的体力活,那时老妈吃了不少苦,1966年,老妈和我们随军后,不论走到哪里总是养鸡种菜贴补家用,部队有什么义务活动都积极的参加,经常帮战士们缝补衣服,砸石头,搬运施工材料等。她就是凭着勤劳的双手与老爸一道带着我们度过了艰难的时光。
在我们的记忆里,老爸老妈花每一分钱都是精打细算的,老爸过去经常熬夜,抽点烟,他总是买便宜的1毛多钱一包的烟,就是到了油田以后也还是这样,多少年我们就是靠老爸工资过日子,碰到特殊情况,当月的日常开支就成问题,因此老爸经常在日记本上列出一个月的开支预算,然后严格按计划花钱,有时向别人借了几元钱,也要记在本子上,以免忘了还。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现在看到老爸的日记中记的这些内容,心里酸酸的。
4. 乐观开朗的老爸老妈
和老爸老妈在一起,总是感到那么开心,那么温暖。特别让我们愉快的是老爸老妈年过八旬之后,总是戏称自己是“80”后,老爸还常常说一些时尚的话语,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每到节假日,老爸老妈和我们打打扑克,搓搓麻将,弄几个硬币做“赌资”。收局一算,我们还常常输给他们。这样的日子让左邻右舍很是羡慕,见到我们就说:你老爸老妈真有福,我们听了心里也挺开心的。
说老爸是时尚的“80”后一点不为过,老爸的晚年生活是丰富的,他坚持读书看报写笔记,年过八旬还到油田老年大学诗社班学习,加入了老年诗词楹联协会,经常写写诗歌,用他的话说是“顺口溜”,“打油诗”。他写的诗词中有多篇是抒发思念亲人之情的,读后令人思绪联翩。老爸接触电脑时已是7旬,记忆力不好,为了学会使用,他专门备了一个本子做练习,他看着我们操作,一步一步记在本子里。反复练习操作,很快熟悉了电脑操作的简单程序,他又买来拼音学习挂图,靠死记硬背学会了拼音打字,老爸凭着这种刻苦学习的毅力,不仅能在电脑上浏览网页查找资料,会在网上发微博,还能在QQ上合家人聊天,咱家姐弟们建了一个QQ群叫“幸福之家”老爸也加入到这个群里,他取个网名叫“布衣”,每天早上网名在“幸福之家”群里都会看到老爸对家人的问候,带给我们一天的好心情。我们和他在网上聊天时总能享受到他的那份幽默和风趣。后来我们回家时都喊他“布衣”,老爸总是了呵呵的应着。我们的同事,朋友听说老爸还会上网,都会啧嘴称奇,说老爷子真是不简单!
说老爸老妈乐观开朗,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对待人生和身边事物的观点上。老爸老妈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祖国,感恩美好的新时代,全家团聚时,老俩常感慨,现在条件多好,现在的人多幸福,向穿啥穿啥,向吃啥吃啥,房子住的好搁解放前,这都是梦想啊,老妈80多岁时,油田为老人们办好事,补办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妈非常高兴,常说企业办了大好事。
老爸他们那一代人退休时基本工资低,所以尽管他们参加过抗美援朝,但退休金比后来退休的人少得多。我们有时说起这事,老爸总是很严肃的说,计较这些干什么?想当年我们一起去朝鲜的战友,不知多少人没有回来,而我完好无损的回来了,我这50多年都是赚的,这一大家人都是赚的。我们听的出,老爸说这话是非常动情的。
老爸住院时同病房的几个病人议论油田领导班子,言语偏激,有的与事实不符,而老爸则实事求是的评价企业为员工办的好事实事。也真诚地提出对企业的一些改进建议,那些病友听老爸这么一说认为这位老同志说的在理,也不再随便议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