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爷爷是个有知识能力强的能人,长期在铁路上从事会计工作,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家。奶奶身材瘦小,生来就不是干农活的。六岁,一个娃娃气十足,还需要大人照顾的年龄,而父亲作为家中长子,早早就退去了稚气,充当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既要照顾年幼的弟妹,又要负责家中柴米油盐,做家务、干农活成为家常便饭,煮饭做菜样样都干。特别是每天上山捡柴,小小的年纪,都要经过很远的山路,由于害怕,只好叫不到四岁的妹妹陪同,由于年纪幼力气小,两兄妹步履维艰地走在山间小路上,来回一趟都要耗费两三个小时,长此以往风里来雨里去,肩挑肿了、脚磨破了、腰压弯了,都默默忍受着、坚持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切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年代,为了争取公分维持生计,八、九岁的时候,就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参加生产队的农活。整个生产队出工干活的,除了父亲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外,都是年轻力壮的成年人。为了多为家里挣些工分,父亲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可以想象得到,那么小的年纪和身材,却干着一个成年人的体力活,再加上平时吃不饱、穿不暖,所受的苦,遭的罪不言而喻,老父亲就是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着、生活着,用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走过了坎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