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恩师庹公纪念馆——不忘初心,直下承当,以师志为己志!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114633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114633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9131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推荐纪念馆该馆高级馆服务已经过期,馆内祭拜用品价格不再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请点击这里立即续费!该馆已绑定云墓碑 - 族谱录新型电子墓志铭展现平台,手机扫码即可全方位了解逝者生平。该馆亲情指数为四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七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李许]于2015年 07月 03日创建    馆长:[李许]  管理员:[吕保卫] [刘苗] [梁红萍

【祭文悼词】

弘扬圣贤古德践行德学课堂——记我校A级优秀社团儒学会

李许 于2015-07-08 11:08:38发表

 

 

文 刘贤明 易平


    古人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2005年5月27日,她成立了,2007年2月,她被校团委评为A级优秀社团。以“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宗旨,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承传中华民族“重孝道、尊师道、倡仁道”的优秀民族精神为目标的她在这两年里,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方向。也正是这种信念与精神的支柱,使得她每周定期举行德学培训;出版并发行了四期会报8000份《国风》,教师节敬献康乃馨;下乡支教;给师生赠送数千册传统文化书籍与德学光碟;举行爱心募捐等慈善公益活动;赶赴安徽汤池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德学培训等。她便是我校的儒学会,一个纯公益性的校级服务社团。


谆谆教导 德学课堂


   从2005年5月27日成立伊始至今,儒学会多次邀请校内外资深儒学研究者为会员和有意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学,在每周的周末进行定期的“德学”授课。2005年6月30日,《世界名人录》录入者、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应邀为吉大师生演讲《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并为“儒学会”题辞—仁山智水;2005年12月1日,湘西兴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深儒学研究者庹兴骞在新吉大作了一次以“社会需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为主题的讲座;12月9日,邀请程安庸老师给新老会员做“古圣人之德”讲座。2005年至今,每周周末都邀请邹明华先生举行“关于东方文化的理性思考”的人文科学讲座与《孝经》解读等等。这些德学课堂从传统的思想和文化瑰宝的继承与传承出发,以理性、冷静地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现实意义,让大家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圣贤文化传统经典,寻找到现实人生的指导。2007年4月11日,儒学会与文学院联合邀请了革命烈士罗盛教所在班的班长舒悦先生为大家讲述了罗盛教的先进事迹,并倡导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每周的德学课堂,孝道的倡导,深深的感动,猛然的醒悟与追悔,无言的诺言和期待交织在心头;让我们在徜徉知识的海洋中感受经典的魅力,让我们在老师如沐春风的谆谆教导下执着地追寻人生的意义。”听课的学员如是说到。


尊师重道 传递爱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来,孝道和师道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也正是儒学会所要倡导的“尊师重道”的精神。自成立以来,每逢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儒学会便会举行赠碟、赠花活动。会员们带着康乃馨、《弟子规》,以及其它德学光碟,分别到教室和办公室、校道献给过往的老师。一朵朵鲜花、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一次次鞠躬,传达的是他们践行孝道与师道的诚意。


    2006年9月,正是热浪袭人的季节,儒学会会员则早已离开依恋的故乡、温馨的家园、慈爱的父母来到了学校,志愿参加学校的“迎新”工作,为前来报到的新生提供帮助,力行儒学。在迎新的几天里,他们顶着烈日,不辞辛劳地为新同学搬运行李,带他们办理入学手续,给他们介绍学校的环境及各种情况,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体验……当和新生一起谈笑风生,当看到学弟学妹们惶恐的眼神里多了一份自信的时候,社员们所有的疲惫与劳累也都已一扫而光。


    爱,犹如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唤醒沉睡的大地;爱,犹如夏日的一捧清泉,滋润干渴的心田。2006年12月2日,儒学会对大田湾校区民族预科教育学院部分贫困同学开展了“赠棉被——送温暖”活动;2007年5月19日,为了让那些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同样地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在文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儒学会与湘西自治州特殊学校举行了“爱心募捐”、“与爱同行”活动,本次活动共捐赠现金400元、衣服1000余套,鞋子300余双以及学习与生活用品,他们将募捐到的钱财、衣物和书籍亲手交到那些孩子们的手中,期盼着为处于黑暗角落里那群孩子们点燃希望之火。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茫茫人生路,浩浩尘世劫,究竟情归何处,究竟那里才是我们精神的港湾?带着沉重的羁绊和纷繁的疑惑,2006年7月和2007年的2月以及4月,儒学会79名会员和校外众多教育部门人士共148人,先后三次在指导老师庹兴骞的大力支持下,登上了开往“安徽庐江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的火车。


    唯宁静足以致远,安徽庐江的生活,少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嚣,简单充实,返蹼归真。儒学会会长卢勇告诉笔者,初到安徽庐江的学习中心(一个国际性的纯公益性的中华文化培训教育机构),恍惚如入桃源深处,而精神的洗礼更弥足珍贵。汤池的生活,少有声色犬马的欢娱,短短的三尺讲台上,老师们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跋涉中华上下,感受世界兴衰;饮马黄河岸,横贯长城墙,穿越埃及史,雄赳罗马堂;儒家的仁与入世进取,道家的道与自然而然,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讲学的老师总结的爱与恨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如当头棒喝,唤醒了会员们沉睡的心灵。只有把圣贤文化作为生活的准则,才能逐渐远离自私,远离战争,从而引导我们走向和谐社会,走向大同之路。


    在安徽庐江的学习中,会员们学会了孝顺恭敬。乌鸦懂反哺,小羊知跪乳,回家后第一次帮父母洗脚时,抚摸着父母龟裂布满老茧的双脚时内心的愧疚与感激仍时刻萦绕在同学们的心头。在那里,同学们学会了真诚,向素不相识的朋友,微笑鞠躬,同学们理解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遇到生活中的疑惑和挫折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深知所有的不快乐皆源于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也许转头就是海阔天空的美好;在那里,同学们深刻地明白了幸福的含义:幸福在一念之间,不是强求,不是占有,不仅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缘于自己的内心,真心地为他人着想;幸福是简单的放下,没有利益的阴影,做自己该做的,顺其自然的进取。“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于浮云无是非。”庐江之旅,点亮了会员们暗淡的星空,月色朦胧,繁星漫天。“当我们抬头仰望,便有着深深的期盼:‘为人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学会学习部长尚剑感慨道。


    在她一路追寻的“明德之路”上,一直坚持着“与爱同行”。她教给会员们的是一切从小事做起,一切从孝道做起;从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看见师长要问好等做起;她教给会员的有德学音乐与乐理、基本的社交礼仪、养身健体之道、手语(哑语)等等。与爱同行,任重道远,她本着“弘扬圣贤古德,践行德学课堂”的发展理念继续前进,笔者也衷心地祝愿我校儒学会越走越远。

 

 

 


上一篇 下一篇
庹兴骞老师

庹兴骞老师

1963-2015
湖南省吉首

您的电脑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播放器版本太低,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最新的Flash播放器。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