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
钟立勇 于2015-04-03 13:58:44发表
从我母亲的讲述中得知:上世纪40年代,四川省永川县有一批有志的,热血的,知识青年参加了新*军。是新几军就不清楚了,反正当时去报名的都是一些有知识的热血青年。我的舅舅--钟明伦就是其中之一。几个月后,母亲家里收到了唯一的一封家信,信的大概内容是:他们先到了成都集训,然后座飞机开赴前线,与敌人展开了战斗,条件非常艰苦,而且他已经受伤,在接受治疗。
我母亲只有两姊妹,母亲是姐姐,外婆又去世得早,舅舅的一走就沓无音信。从我能记事起,就知道母亲一直念叨着自己唯一的亲人。因为舅舅有文化,而且还很聪明,母亲以为是自己的弟弟不懂事,加之连年战乱,最后国民党溃败跑到了台湾,给家里的人留下了太多的牵挂。
随着大陆对台湾的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和母亲通过地方的“台办”、“工商联”等部门的多种方式寻亲,一直没有消息。随母亲的年事已高,驾鹤西去,舅舅生在何方?死在何地?成了母亲一生唯一撼事,
偶然从网络中惊现“中国远征军的600将士的遗骸将返回故国”。对中国远征军尘封的历史进行了分析,了解。蓦然回首,舅舅不是就生死在这中国远征军中么?
“1942年夏季,中国远征军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缅甸战局;盟军北非战场获得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中国远征军以其悲壮的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1942年的缅甸战场同北非战场、西西里登陆、库尔斯克会战的确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从时间上推理,舅舅参军时,母亲已经出嫁到璧山,舅舅是到过璧山我家的,母亲结婚的时代应该是上世纪的30年代末、40年代初,这和远征军的历史是相稳和的。
时值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我想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生前为之牵挂的弟弟的下落,在这段尘封的历史中得以诠译。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群应该被我们牢记的中国军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翻开这一段尘封的记忆,让我们追忆往事、珍惜和平。同样,英雄也应得到尊重和关怀。白骨早已化为泥土,历史长留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