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碎碎的一些话
张振荣 于2014-11-21 16:16:52发表
零零碎碎的一些话
---写在张先生夫人断七前
金援清
张先生是新浪博客“百间楼主”的博主,夫人前不久因病不幸谢世,我是从张先生的新浪博客上得知这个凶信的。说来也奇怪,好久没有上新浪博客去看看了,那天不知怎么觉得要去张先生的博客看看,一看让人大吃一惊,张先生的爱妻竟然已经仙逝了。不觉令人叹息,说与老伴听,她竟也说道,这两天也在想,不知张捷妈妈病况怎么样了,是不是有得好点?不想在冥冥之中,都牵挂到了同一个人。眼下对癌症这病的趋势与结局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作为病人的亲朋好友总希望病人能再挺过一个难关。我们与张先生的夫人项女士接触不多,但一两次见面,她给人的印象是热情爽朗。后来通过张先生的博客,进一步知道,他夫人十分贤惠善良,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名符其实的贤妻良母型淑女,相夫教子,敬老爱幼,对夫家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宁可克己,不让弟妹委屈。对待同事和邻里也是如此,因此人缘极好。这位女子看似温婉柔弱,内心却非常坚强,在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的困难年代,协助丈夫勤俭持家,操持弟妹婚事,担当起长嫂为母之责任。她心灵手巧、无师自通,自己动手制作衣服,做出一件件时尚的服装,令人赞叹。她默默支持丈夫全身心工作,如人们常说的,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好女人,说的正是他们。
23年前,这么个好人不幸患了乳房癌,从此夫妇俩走上与病魔战斗的漫漫征途。令人欣慰的是,面对疾病夫妻两人毫不退缩,与之作不屈的抗争。张先生更是悉心照料,通过给妻子到处求医问药,竟然对此病的中西医治疗了如指掌,当得半个医生。而太太也不怕有多苦多难,都会作大胆尝试。中医认为癌是一股“毒气”用药讲究“以毒攻毒”,有许多“毒药”如蜈蚣、蝎子等拿来入药。为了早日康复,与先生共担家庭重责,治病中夫妻相互鼓励,顽强拼搏,再苦的药吃,再难的关攻,病魔退却了。据称甲鱼有强体抗癌功效,化疗后为了增强妻子的体质,就让妻子经常用它滋补,甲鱼也算贵重食品,但只要对治病救人有利张先生是不计代价。有一次电话中,先生的夫人就与我老伴聊到甲鱼怎样能去腥等趣事。这期间他们的儿子圆满上完中学、大学,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好单位,单位在桐乡市区,于是在那里发展,事业有成。不久为张家生了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孙子。添了孙子兴高采烈的张先生夫妇迁居到儿子那里帮着带孩子,我从先生博客上看到这一去大约有三、四年之久。这些年他们含饴弄孙生活在天伦之乐中。
看着张先生博客相册里的小孙儿一天天的长大,从襁袍中牙牙学语到蹒跚开步,做奶奶的陪伴在小孙子身边,总是笑容满面。我在为他们高兴的时候,也在担心这个奶奶体力有可能在透支。后来他们二老离开桐乡回到南浔休养,不顾自己在病中,还接连给孙子做了好多双棉鞋,只怕买来的鞋子不暖和,孩子会受冻。我在想过去总把什么“蜡烛精神”“春蚕精神”送给教师,实际上家中的老人才是真正的“春蚕”和燃尽自己照亮儿孙的“蜡烛”。孙子出类拔萃,给予老人的欢乐和精神安慰是巨大的,小小年纪学弹钢琴,学绘画,还在一次桐乡举办的幼儿绘画比赛中获得大奖。
病魔没有慈悲心,也不因为你是善良好人而停止攻击。前年就听说病情有点复发,且发生部分转移,让人捏把汗。后来去了省城大医院进行了约半年的治疗(注:两个月),张先生一直陪伴照料。虽然医治中承受放疗带来的极大痛苦,这位坚强的大嫂还劝解别人要理性面对疾病,主管医生都请她出面帮助做新来病人的思想工作,病情稍稳定后他们回到南浔家中休养。在他们去杭州途经湖州之际,反倒托我儿子给我带来两盒滋补品,这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他们回来后,我曾几次想去南浔探病,但是思量再三,终未曾动身。我想,我的上门探望势必给他们添乱,病人需要的是安静地休养,再说这对夫妇是你敬他一分,他们要还敬你十分的人。我若去不光打破宁静的休息,弄不好让张先生记在心里。还有一点,本人天生木讷,不善言辞,看望病人劝慰不当反而画蛇添足。后来想不去看望让我脑子里还保持着病人健康时的模样,这样更好。所以终未能去看望一次。
张先生是魅力名镇南浔的名人(注:完全是取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市二轻系统在南浔镇上名气响当当一家企业的领导。这期间有过数次接触,还请求他帮过多种忙。他个性开朗,说话风趣幽默,后来比较熟悉了,他会时不时调侃你一下。比如因为我们在湖州市区工作,他在南浔工作,所以见面他总要戏说“市领导下基层来了”。后来企业转制,他又调任了镇工会主席,我们去南浔少了,逐渐联系也稀疏了。但有一次张先生说起家里有一本关于风云人物的回忆录,写作视角特别,问我看过没有。我说能否借我一看,他欣然答应,不久便将书包好,托人带到湖州。我知道张先生本人学富五车,家中藏书可谓“汗牛充栋”,但这样的书却是不容易得到,轻易也不愿意示人,他能爽快地借我一阅,足见先生对我是非常信任。所以此次先生夫人仙逝后,我看他终日痛苦,便说发本书给他看看,想让他排遣一下心情,这是一本历史学家高华先生的书,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我从网上得来,这书张先生可能看过,也可能没有看过,因为书店里不卖。
张先生竭尽全力想留住爱妻的生命,可回天乏力,妻子驾鹤西去,几乎让这位原本乐观豁达的张主席伤心欲绝。从其博客中看出,这些年来他为了妻子的病是常常暗自落泪,这次是阴阳两隔让他痛不欲生而嚎啕大哭,我猜想开头几天定然是天天以泪洗面。想想也是,与病魔搏斗了23年,最终还是无法留住爱妻。但是反过来想,患了癌症后,在夫君的百般呵护、千般关爱下能健康乐观地生活二十多年已经是一个奇迹。期间得到其他亲人、朋友、同学们亲情友情的悉心体贴,让病人一次次遇到难,又一个个跨过坎。终因“敌强我弱”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尽管这让所有的亲朋好友痛心疾首。
看到张先生这么难过,几乎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我们也无法分担他内心的痛苦,只能说句“节哀顺变”来劝慰。
一眨眼,斯人已经离开大家近一个半月,愿逝者安祥,生者坚强,生活还将继续。以上零零碎碎的话,为纪念天堂里的张嫂,也劝解张先生:你们相濡以沫数十年,恩爱夫妻,情深意笃,可以称得是模范夫妇。虽然爱妻仙逝,但你已经是尽心竭力,与人与己,问心无愧。再说老了终究要分手,在她病重之际能送她安祥离开,用我们上一代老人的话说是:“谁先走,谁福气”,牵手走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