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免费创建纪念馆】 | 咨询客服 | 帮助

我们永远怀念亲爱的爸爸妈妈

地址:https://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51949 [邀请亲友祭拜] [收藏]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本馆] [将本馆转载至我的博客或论坛]
本馆馆号:51949号  [左邻] [右舍]  本馆公共帐户余额:3 铜板 [给本馆赠送铜板] [申请成为本馆亲友]该馆为高级馆,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扣优惠。该高级馆亲情指数为五级,馆内祭拜用品价格正享受高级馆折上折之六折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 微信扫码纪念
本馆由[于江]于2013年 03月 08日创建    馆长:[于江]  管理员:暂无

【祭文悼词】

原五莲县县委书记于潮:绿了一片山富了几代人

于江 于2014-07-11 19:07:37发表

原五莲县县委书记于潮:绿了一片山富了几代人 2011-6-28 23:29 摘要: 6月26日,于潮在潍坊寓所里接受本报采访,八旬的他耳聪目明。 本报记者张永斌摄本报记者 ... 6月26日,于潮在潍坊寓所里接受本报采访,八旬的他耳聪目明。 本报记者 张永斌 摄 本报记者 姜海姣 张永斌 发自潍坊 现在的五莲县林木总面积达100多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0%以上,而“森林五莲”的发端,始于于潮。几十年前,他提出并实施了以林为主建设山区的方针,让五莲县走了一条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用山管山、愚公移山的路。如今,老五莲人也时常惦记这位“种树人”。几十年后,他教育后辈的仍是那么两句话~~~老实做事,本分做人。 五莲难忘“种树人” 周末的降雨,将五莲的山洗得格外绿,令过往的人无不赞叹。 绿树成荫的连绵山林又唤醒了老五莲人对于潮的想念。马先吉说,当初正是在于潮同志的主持下,五莲县确定了“以林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区建设方针,才有了今天绿色的五莲。 马先吉介绍,从1979年到1981年的3年间,五莲县共治山整地16.4万亩,成片造林12.2万亩,新栽各种果树200多万棵,改造良田7万亩,修上山营林路1905公里。全县共有果树700多万棵,用材林43万多亩,茶、桑园1万多亩,绿化面积占宜林面积的75%,覆盖率达27%,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达到2.3亿多立方米,全县农村人口平均每人拥有15棵树,半亩水浇粮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全面发展。3年间,粮食花生连年增产,林业、牧业等领域收入增长都在一倍左右。 而截至2011年5月份,五莲县林木总面积已达100多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0%多,其中经济林23.25万亩,用材林19万亩,公益林58万亩。绿色,已经成为“森林五莲”的一张名片。 足不出户,五莲县的新闻动态从不放过 26日上午9点,潍坊市被连绵的阴雨笼罩。于潮家住在一楼,在客厅里可隐约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此时,他正和来访的客人聊着天。 自1992年患脑血栓后,于潮已经很少出门。由于腿脚不便,他在家里呆着的时间更多,“我视力还很好,每天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读书看报,或者看看电视,看看新闻。”这是一种清净惬意的生活,说话时,一只黏人的小泰迪犬在他的脚边转来转去。 “足不出户”的时光里,于潮仍未忘记五莲。看山东新闻时,他总是不忘多加留意,五莲县的动态从不放过。谈起5月在五莲县举办的登山节,他连连说好。 “1993年,我曾回日照,途中路过五莲,漂亮得很呐,但最想现在去看下。”由于出行不便,他无法亲自到五莲的山上看一看,也再也没有回到过日照。在于潮的记忆里,除了这最后一眼外,还都是五莲曾经的“老样子”,几乎没有漫山的绿树,甚至没有一条真正像样的路。 子女眼中,父亲是信念坚定的老党员 于潮老夫妇有一儿两女,近年来,他和儿子、儿媳同住。房间里的摆设干净整洁,厅中的艺术品和厚重的窗帘让房间颇具书香气息。 于潮离开五莲后,曾任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已退休。尽管年过八旬,于潮仍黑发盈盈,双眼神采奕奕,若不是看到家中摆放着的数个药瓶,很难看出他是一位身体欠佳的老人。儿子于江说,这还得得益于父亲始终保持着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父子俩常聊天,不说家长里短,一张口就是时事动态。“我爸喜欢看新闻,国内、国际大事他都关心,也喜欢和我分析事件的原因。看到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报道,他会立刻提醒我,别被这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 于江说,这就是父亲的信念,“他是一位信念坚定的老党员”。几十年来,于潮教育儿女的始终只有那么几句话———老实做事,本分做人,思想别被社会的阴暗面侵蚀。 那段日子,他的生活中只有工作 “全县的小楼不超过三栋,没有像样的山路,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的过程是难以想象的。”忆起那一段老时光,于潮靠在舒适的沙发上,微微眯着双眼,一脸安详,像是在回忆多年前的老朋友。 回忆如此,可当年的于潮却没有任何忧虑,他一头扎在这片土地上,心里想的也只有一件事———怎样让五莲的农民富起来。 来五莲县工作的前几年,于潮始终孤身一人,将妻儿留在潍坊。由于他工作忙碌,很少回家,所以一家团聚的任务落在了妻儿身上。逢节假日时,他们常坐车来到五莲,一家团聚。 那时候,排行老二的儿子于江已经上初中了,“路不好,当时坐车要七八个小时,早晨6点坐上车,中午1点多才能到,去一趟不容易。”如今,于江已有50岁,在他的记忆里,潍坊到五莲的路仍然特别远。 不打牌、不打麻将、不玩乐器、不下棋……除了读书看报,于潮没有任何兴趣爱好,退休之前,他唯独对工作专一。于江说,那时,父亲的生活中只有工作,甚至连培养爱好的时间都没有。“他每天一心扑在工作上,哪有时间研究其它的事,也很少过问我们的学习。”嘴上虽这么说,于江心里仍佩服老爸,“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退耕还林,在当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任五莲县县委书记后,于潮带领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对五莲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大面积调查,了解到全县农村人口1978年的人均分配收入只有82元多。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有19个大队社员人均分配超过了120元,其中18个是在山区靠发展林果搞多种经营发家的。 “五莲就应该发展林业,在这里种树比种粮食更加重要。”83岁的于潮声音沙哑,但充满力量。他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利用荒山育林栽果,发展多种经营,是又好又快开发建设山区的路子。 然而,植树造林在当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退耕还林工程还遭到了百姓的拒绝。“种粮食,春天播种秋天丰收,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收益。种树就没那么快了,只能带来长远的收益。所以,更多人愿意种粮食。” 于潮偏偏不按规矩出牌。“他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从这山到那山,从这个工地到那个工地,检查建设进展情况,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曾任五莲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委报道组组长的马先吉感慨道。 已同步至 日照在线的微博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璠如

李璠如

1934-2013
山东
于潮

于潮

1930-2014
山东

祭文悼词列表

  • 数据加载中...



族谱录纪念网香火最旺推荐纪念馆优秀祭文纪念论坛帮助中心投诉举报免费创建纪念馆

欢迎加入族谱录纪念网QQ群进行交流或咨询问题,族谱录纪念网QQ群号:798385526    微信祭奠公众号:yunjinian2016   微信客服:yjinian

Copyright © 2005-2025 zupu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族谱录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聂本勇律师

族谱录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