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纪见状手疾眼快拉住了我的胳膊,把我拖到了一边,压低声音急促说道:“你干么?”
我忧心忡忡道:“得拉开他们哪!别把人打坏了!”
阿纪紧紧拉着我,严肃说道:“就你好心眼儿!你不瞅瞅这啥阵势?你能保证拉得住吗?回头再把你伤着喽!”
“那也不能......”我也犹豫了。看样子高年级学生对这个宿舍的不满已经不止一天两天,眼看着高考临近,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他们身上所承担的重担来说也是情有所原。
“你甭管!你也管不了!”阿纪把我丢下又去看热闹了。
宿舍里那两个高年级的同学依然得理不饶人,前后堵截之下大吹被打得抱头鼠窜;我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情急之下,转过头来对着老师办公室的方向喊了一句:“老师来啦!”
“老师来啦!老师来啦!”宿舍外的同学们都一阵紧张,不约而同对里面喊了起来。那两个高年级的学生这才在匆忙中停下手来,一边往外走,一边骂骂咧咧的警告说下不为例。
一天之内,亲眼目睹了两场同学之间的无谓争端,在我的学生生涯中绝对史无前例。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不会相信,在这个汇聚了全县精英的学校里其实也不是一潭净水。
阿纪后来依然埋怨我爱管闲事,从他那里我才得知,大吹那个宿舍已经不止一次被高三同学口头警告过,之所以出现后来的过激场景,按阿纪的说法有些人就是欠收拾。
我虽然认为动武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对于大多数同学都是来自于农村来说,异常激烈的升学竞争所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才是这场斗殴的真正导火索。
落后的教育设施和优秀教师的匮乏,即使在现在的农村想考上大学都属于凤毛麟角,当年的激烈竞争可想而知。只有亲身体验到田地里的艰苦劳动之后,这种感触才最为刻骨铭心。
6月中旬,到了真正的麦收季节,马路两侧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人们。学校放了四天假,大部分人回了家;只有参加游行的同学们没有休息,依然留在学校里操练。
我回到家之后除了帮忙收割地里的小麦,还帮助老妈准备了一些烧火做饭用的柴火。自从发生了我们的事,特别是老妈帮我当了挡箭牌之后,不知道是为了报答老妈的养育之恩,还是我真的长大了,对老妈的吩咐言听计从,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经常顶撞。有时候看着辛劳一辈子的老妈,经常捶打酸痛的膝盖,不禁十分心疼,总想多帮着老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